11.第十一章 半天一萬多塊的收入【大章】(2 / 3)

說著,毛爺作勢要走。

“別,我分,我分不就行了嘛。”

玲嬸兒瞬間服軟。

很快,四戶人家做好了飯菜,被毛爺稱作狗子的男人挨家上門取,穩穩擺放在挑擔裏,然後起身朝著後山走去。

人左右擺動,挑擔更是前後跳動。

毛爺跟在狗子身後三五步的距離,不催促,也不勸阻。

跟昨天的情況基本一樣,僅僅不到二十分鍾,每個釣魚人都進入到連續上魚的節奏,到處都是魚線與空氣摩擦發出的尖銳聲,還有釣友們驚呼嬉笑的聲音。

看到狗子叔挑著擔子出現,趕緊迎上去幫他卸下挑擔,同時看向狗子叔身後的毛爺。毛爺給蘇策使了一個眼神,又是輕輕搖頭。

蘇策沒敢多說什麼,轉身朝著釣魚人喊道:“吃飯咯。”

五個人一份飯菜,依舊是辣椒炒雞塊,配上兩個時令蔬菜和米飯,每個人收費四十。

吃飯的蘇策輕輕皺眉,昨天還不覺得,因為是兩隻雞加上蔬菜收費三百。但今天這麼算的話,一隻雞加上蔬菜就要收費兩百,好像有點貴了。

在蘇策的潛意識裏,青菜是不值錢的東西。

釣魚人雖然沒有人提出意見,但蘇策還是有了想法。

下午四點鍾,沒等蘇策給縣裏的魚販子打電話,對方先把電話打過來了,問蘇策能不能過來拉魚。

今天因為時間限製,漁獲不像昨天那麼瘋狂,但每個人都釣了幾十斤,二十個人加在一起,蘇策還是很有自信的。

告訴魚販子可以過來,掛斷電話蘇策臉色隨之變得凝重起來,因為接下來的工作必須讓毛爺親自出麵。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憑蘇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隻能咬牙選用最笨的辦法,用人力將釣上來的魚背下去。

下壩村的青壯勞力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家裏隻剩下一些年紀稍大的婦女。但這些婦女基本上都從事了大半輩子農活,力氣還是有的。

農忙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她們一個人扛起百十斤的糧食袋,還能保持正常行走。考慮到上下山的問題,蘇策打算讓每個人一次背五十斤下去。

這樣算的話,下壩村現在能用的人加在一起一次能運三百多斤下去,來回最多三四趟就差不多了。

這是個體力活,而是還是重體力活,背的重量不大,但山路難走。

蘇策沒有自信能說服村裏人,隻能讓毛爺出麵。

毛爺是村裏僅存輩分最高的人,他說話比自己好使多了。

……

毛建軍接到蘇策的電話,聽完他的意思之後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農村人,特別是條件不好的農村人,隻要能賺到錢,根本不惜力氣,這事兒無論男女。

再說了,小策這是為全村人賺錢,如果這點事情都不願意幹,下壩村就真的沒救了。

很快,毛建軍就把村裏留守的人聚在一起,把蘇策要做的事情講了一遍,最後才語重心長的說道:“大強一家都是硬骨頭,為了不失信,小策替大強擔了責任,你們都看見了。小策沒有偷奸耍滑混日子,這兩天一直忙活著替大家想多賺錢的法子。”

“小策是挺能幹的。”

“娥嫂子命好,嫁了個好男人,還生了個能幹的兒子。”

“叔,你就說讓我們幹啥吧。”

剛剛嚐到買飯賺錢甜頭的婦女毫不吝嗇誇獎之詞,一個個都表現的極為順從,就連這兩天心情一直不好的杜月娥聽到這些好聽話後,心情也變得明亮起來。

毛爺滿意的點頭,“小策聯係了縣裏的魚販子,人家等會就開車過來拉魚,今天釣到的魚需要你們背下來,賣完魚之後分錢。”

聽到分錢,這些婦女一個個眼中放光,包括杜月娥在內。

家裏經濟來源斷了,任何能賺錢的機會都不能錯過,更何況不用出村子。

“叔,有多少魚?能賣多少錢啊?”

圓臉玲嬸兒迫不及待的問了一句。

“聽小策說得有千把斤,估計能買萬把塊吧。”

聽到這句話,幾個婦女先是一愣,隨後一哄而散。

毛爺錯愕的看著空空如也的街道,沒等回過神兒,就看到距離杜月娥從家裏出來,背著一個背筐。緊接著,剛才一哄而散的婦女重新聚在一起,各自背著背筐,有些人手裏還拎著一根短棍。

毛爺含笑不語,突然想到蘇策電話裏的交代,又是皺起眉頭說道:“小策說了,魚販子隻收活魚,光用背簍不行,回去扯一塊塑料薄膜套進去,多少留點水保證魚死不了。”

四點半鍾,一輛拉魚的水箱車開到下壩村村口,在毛爺的帶領下一直開到上山的路旁。就在魚販子茫然四顧的時候,幾個額頭布滿細汗背著大大竹製背簍的婦女沿著石板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