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前湖地區開始大規模的城市擴建,劉浩在他鹹堿地空地上新起了一棟兩層磚樓。
不同於前麵的門麵房,劉浩在新建的兩層磚瓦房頂端掛上了城西旅舍招牌。
當然了,因為工商局目前還沒有開始審批個體營業執照,他這個旅舍仍屬於無證經營。
無證是因為縣工商局不批執照,可劉浩卻是將這一個月的所有流水進行了一番統合後去親自報稅。
“娃子,你可是給我們領導出了個難題啊!”
二表哥張勇苦笑,他都不知道這個弟弟腦子裏在想什麼。
整個前湖地區目前的無證個體戶不知道有多少,他這個弟弟咋想著來自己申報稅務?
#1966年四月起,根據“合並稅種、簡化征收”的方針,對國營企業征稅探索過簡化稅製的辦法。
經過試點,國務院於1972年3月31日批轉了財政部《關於擴大改革工商稅製試點的報告》和所附的《z華人民共和國工商稅條例(草案)》,要求各地在1972年擴大試點,做好準備工作,並於1973年在全國推行工商稅。
新的工商稅對國營、集體和個體經濟普遍征收,外商投資企業仍執行原稅製。
1979年以後,由於貫徹了改革開放的方針,實行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重視了價格、稅收、信貸等經濟杠杆的調節作用,過於簡化的工商稅製同經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的矛盾也突出起來。改革工商稅的稅製,就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
劉浩的雜貨鋪和小飯店屬於事實上的個體經濟,但前湖地區的工商局目前剛剛複建四個月,國營企業的稅收都是稅務部門直接收取。
就是他們自知有工商稅,可這幾個月並沒有去找那些出攤人員進行任何一次的征收。
小攤小販,人家的流水都不知道,也無法可依。
“都說說看,我們應該怎麼征這個稅。”
前湖縣工商管理局二樓局長辦公室,近半的人員過來參與會議。
同他們局長一樣,看著桌上手寫的記錄一籌莫展。
如今的工商稅屬於流轉稅,對批發、外商這一類是不征稅的。
就是上麵正商討的增值稅,如今也沒有下紅頭文件,他們也不敢貿然開啟。
“局長,要不咱們把這份手寫記錄交給稅務部門,讓他們計稅?”
“你白癡啊,這是我們工商局的稅,你讓我們找稅務局幫忙,我們工商局還要不要臉?”
局長惱怒的罵了一句髒話道:“你們算一下他的成本,看看他這一個月下來賺了多少的利。”
不知道如何收稅,可計算成本統計利潤,簡直就是分分鍾的事情。
“局長,若按照他手寫的支出和實發薪酬,他這個店還有小一百多的收益。”
手寫的記錄畢竟不全,倒不是劉浩故意的偷稅漏稅,而是他來工商局這邊,是想要造成事實上的合法。
不管你們有沒有給我營業執照,起碼我繳稅了。
等地區開始審批個體戶,他這不就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至於流轉稅稅率,他這個應該屬於小型稅率。按照流轉稅的征收等級,他頂多上繳盈利的3%或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