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我已經通過獵頭公司幫你招募到一名服裝行業的設計師和一名服裝行業的管理者。
那名管理者精通水漿印花和膠漿印花,所需的相關設備我也幫你購齊,估摸半個月內可從羊城進關。”
白潔的工作效率極高,幾乎是回港第二天就把製衣廠需要的設計師和管理人員招募。
“白姐,你這效率可以啊!
我也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馮老師的團隊已經成功編寫出第一版的係統程序,目前正在測試係統的穩定性。”
劉浩將好消息共享,拿著電話的白潔給劉浩說道:“那我再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已經幫你注冊了中國方塊的遊戲版權,需要我給你再買一套遊戲卡盒的生產線嗎?”
“那是當然,謝謝白姐了!”
卡盒生產線歸屬電子廠,劉浩掛斷電話,就看馮老師急匆匆奔來道:“測試成功了,但還有幾個小問題,修複後便可開始組裝咱們的第一台原型機。”
劉浩興奮道:“幹得漂亮,遊戲機的係統是製勝砝碼,一定要精益求精。
我的要求是運行穩定,操作流暢,哪怕延後幾天也不要緊。”
雅達利2600已經在市場上攻城奪地,他們的遊戲機雖然有中國方塊這款大殺器輔助,可仍是要看產品說話。
保持遊戲機的運行穩定和操作流暢,就算他們遊戲機是後發的,一樣可以彎道超車。
該死,我好像忘了個重要事情,遊戲機所需要的芯片怕是不好搞?
1965年,我國自主設計研發了與國際水平相差不大的晶體管109機,又於1968年研發了小規模集成電路106機。
但是到了70年代以後,美利堅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快速發展。
以英特爾4004為標誌的真正意義上的微處理器麵世,CPU正式進入商用時代。此後按照摩爾定律持續快速演進,英特爾也由此開始統治著全球桌麵和高性能計算市場。
與之相反,國內卻因為種種原因致使芯片產業嚴重滯後……
屈辱的記憶畫麵出現在劉浩識海,根據(……),我國現在根本買不到市麵上的主流技術。
遊戲機若想大規模生產根本離不開處理器的芯片輔助,難道這煮熟的鴨子要看著飛走?
不對,計算機行業是新興行業,國內起步較早,我們現在和國外的技術是持平的,甚至在某些領域還是領先的。
早在1976年,我國就已經推出16位的微處理器,這比國外早了整整三年。
劉浩渾身一個激靈,剛剛的記錄知識裏有講首款16位微處理器芯片,好像是77型專用處理器?
國內與國外拉開距離是近幾年的事情,他能不能從國內購買芯片?
#知識點:1973年,作為我國電子工業的主管部門,四機部(第四機械工業部,即後來的電子工業部)決定由清華大學、AH無線電廠、四機部6所成立聯合設計組,以Intel的8008為藍本,研製DJS-050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