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寫信、讀信的這份小生意很看運氣。有時候信件多,便能掙個兩三天的吃食,有時候運氣不好,就要餓肚子。
畢竟城裏麵還有書院、佛寺,讀書認字的不止宣黎一個。不過一般讀書人的家境好些,清高自持,不出來賣字為生,他才勉強糊口。
他之前從來沒有在意過掙多掙少,飽一頓饑一頓就這樣過來了,多的錢往往是采購些筆墨紙硯,再去積雪樓謄些書,回去看。
大抵是上天為了補償宣黎的腿傷,今日他的生意不錯。農忙時節剛過,人閑了下來,有許多家常話要傳。
送走最後一位客人後,夜色悄然降臨,宣黎荷包裏裝了三十幾文錢。
——他賺的錢都是勉勉強強維持生活,還要交住所的租金,很難積攢下來錢財。而之前被李三他們搶奪的銀子是他兩三天才能賺到的量。
宣黎想了想還放在張大娘家的小狸奴,抿唇笑了笑。他憑傷腿步履緩慢穿過好幾條街巷,花了將近一個時辰,去了趟酒樓。
沭水離皇城近,人口不少,傍晚趕著回家的人很多。去酒樓的路上宣黎碰到了被趙賀攙扶著的李三,李三又惡狠狠瞪了他一眼,提著官刀走了。
空氣中帶過隱隱約約的藥味。
宣黎轉頭看李三的背影,發現他走路的姿勢不太對勁。明明隻瘸了一條腿,怎麼這樣子倒像兩條腿都受了傷。
·
梨鄔街,沭水城最繁華的地帶。明亮的紅燈籠掛滿,酒氣、煙粉氣、吆喝聲、調笑聲,入夜了一齊滋長出來。
梨鄔街口的“四味齋”是座三層小樓,此刻燈火輝煌,來往的食客絡繹不絕。
這邊的蒸鱸魚是一絕,宣黎幼時跟爹娘來吃過。
他想給小花也嚐嚐。
宣黎唇角帶笑,把自己的衣角仔細理了理,踱步打算進門,卻被店門口一個黃頭巾小二給攔住。
那小二是個看人下菜碟的,抬眼看了看他這身破舊衣服和清瘦身形,有意捉弄他。
“小公子,請停步,本店不允許乞丐進內。”
尖刻的話語毫不掩飾砸在宣黎麵前。
宣黎唇角的笑容滯住,自己一身還綴著補丁的衣服,將他拉回現實。
另一個白頭巾小二推搡了一下同伴,嘻嘻笑:“你耍他幹嘛。”
宣黎很快恢複平靜,他習慣了這種事情:“我帶了銀錢,想在貴店外帶一份蒸鱸魚。”
一邊他從身後的竹篋中拿出清晨出門就帶好的食盒,十分有禮。
黃頭巾小二打著哈欠:“不允許乞丐進就是不允許,滾遠點。”
有個準備進店的食客看到兩人在門口這樣拉扯,皺了皺眉,走了。
宣黎眉頭微攏,想了想,轉身準備去別家。
“慢著。”白頭巾小二止住宣黎,“蒸鱸魚二十文錢一條,錢和食盒給我,你在外麵候著吧。”
宣黎點了點頭,笑著說:“謝謝。”一邊把東西遞給他。
白頭巾小二拿著錢和食盒進去了,宣黎退了一步,在門外的陰影中等著。
和東街那一塊不同,梨鄔街這邊來來往往許多人穿著錦繡華服,連方才那兩個小二穿著都比他好。
他並不因為自己的穿著而自卑,隻是覺得這樣很麻煩。
下次還是直接買魚,自己給小花做吧。
宣黎在門外一直等到月上梢頭,有些著急,就又到門口問了一下:“請問我的蒸鱸魚可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