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是知己知彼。林東家說過,商人就是知道自己的底牌,也要查清楚別人的底牌,這樣交易起來才不會讓人坑了。大哥,你現在沒有背景,軍職也太低。上麵的消息你知道的時候黃瓜菜都涼了。所以,你要通過徐將軍這條線探知他家對山海關之戰的看法,不動聲色的探知朝中大人們的想法。可不能做個睜眼瞎,啥也不管隻顧著聽軍令。你要想想爹,再想想我們家的祖訓。”
文漢看著滿心滿眼為他打算的四弟,有感動也有驚喜。五年前他回來時,四弟剛跑了一趟貨歸家,見著他就跟見著靠山似的,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腦的將出門賣貨的不便說了個痛快,還央求他到爹麵前說說好話托人找一份長工的活計,再也不想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和陌生人磨嘴皮了,白費口水不說,還容易被人當成騙子趕走。那時的他天真稚氣,現在卻明理識大局。時光真是個好東西,它能將人雕琢的更加優秀,更加有擔當。
“四弟,你說的推心置腹之言,哥哥都懂。可這事操作起來難度頗大,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理清的。先不說別的了,就說徐將軍吧,那也不是我隨便打聽就能知道他家裏人的想法的。說不定,人家以為我心懷叵測,門都不讓我進呢。”
“對,對,”文湘在一旁吆喝:“老四,你這話說的也太輕飄飄了。那當官的官位越高越謹慎也越多疑,大哥平白無故的往人家身邊湊,人家不多想才怪呢?”
文湖斜了牆頭草二哥一眼,繼續遊說文漢:“大哥,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徐將軍那邊要是走不通,我們可以走走他的貼身護衛、小廝、門童的路子,主要是打聽消息,和誰打聽不重要,重要的是獲得情報。大嫂閑著沒事和徐將軍的家眷聊聊家常也沒什麼嘛,就算人家嘴嚴啥也不說,人心總是肉長的,有來有往多了也會有所偏向的嘛!”
文漢承認文湖這話說的很有道理,多個渠道,多條路。
“行,那等我回去我就照你說的見機行事。”
文湖拍掌大笑:“大哥,聽我的沒錯的。”
“行了,行了,瞧你那張狂樣。”文湘不爽道:“別提這些糟心事了,大哥那麼聰明的人胸中自有溝壑,還要你囉囉嗦嗦的提點。”轉頭,他對著文漢咧嘴一笑:“大哥,你給我說說應天的繁華唄。”
“二哥,你是屬狗的嗎?翻臉比翻書還快。”
文湘沒有理會文湖的抱怨,眼睛閃閃的望著文漢。
“應天可是開國之都,雖然現在成了陪都,但人聲鼎沸之氣有增無減。”
“人那麼多啊?那大哥你們出行不會擁擠的把路都給賭了吧?”
“哈哈,”文漢撫須淡淡一笑:“怎麼會呢?應天的道路特別寬廣,能同時並行三輛馬車。”
文湘咂舌:“那不像我們這兒的集市,有一輛牛車來,路人都被擠得沒邊兒站了。”
“二哥,你想什麼呢?我們這兒十裏八村的多少人,應天一個城池多少人,沒法比好嗎?”
文漢接著詳說:“應天府有十三座城門--”
他還沒說完,文湘就叫喚上了:“乖乖,這麼多城門啊,我們縣城也就東、南、西、北各開了一個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