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奶奶去世之前,有兩次是生了大病,第一次是中風,但因送醫及時,出了院以後除了走路有些別扭以外,也沒落下什麼後遺症,日子和往常一樣過著。
但中風暈倒的那瞬間,給秦奶奶就下了不小的陰影,那一刹那她就想,如果自己就這麼去了,自己的孫子怎麼辦,樹禮年紀還小,還晚上學,誰來照顧他。
後來,秦奶奶開始留意來看望自己的親戚們,她想找一個老實的人家,把秦樹禮托付給他。
後來秦奶奶看上了她一個表侄子,一個老實本分的中年男人,全家靠一個超市生活,倒也過得去。
秦奶奶和表侄子商量,如果自己一旦有什麼事情,希望表侄子能代為撫養秦樹禮至十八歲成年,那自己的房子除了一間門麵房在秦樹禮十八歲那一天以後全歸表侄子所有。
秦奶奶的房子位置雖然不是很好,但麵積足有三百多平米,還有兩間門麵房。
之所以要給秦樹禮留一間門麵房,也是怕萬一將來有什麼事情,秦樹禮租出去也好,起碼有個落腳的地方。
那位表侄子,也就是秦樹禮的大伯,思考了兩天就同意了。秦奶奶就在律師的見證下立下了遺囑。
那位大伯原本想著,親奶奶現在看著身體還挺好,估計不會有什麼事情,可萬萬沒想到,合同簽了沒幾天,秦奶奶就突發腦淤血,送進了醫院。
搶救過來以後,秦奶奶下半身就癱瘓了,她做主,含淚把秦樹禮送到了大伯家,自己住進了養老院。
從那一天起,秦樹禮原本還算快樂的童年生活就徹底結束了。
和所有寄人籬下的孩子一樣,他承擔了大伯家大部分的家務,陪大伯家的兩個孩子玩耍,默默忍受著他們的欺負。
大伯母原本覺得秦樹禮可憐,也異常關照,可日子長了,大伯母也越來越看不慣秦樹禮的存在。
每天,秦樹禮最喜歡的就是學校裏的生活,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會越來越低沉,他能明顯的感覺到大伯母對他的不喜,連帶著兩個孩子也變本加厲的欺負他,甚至覺得,從他踏進屋子那一刻起,他就是錯的。
飯桌上,秦樹禮隻敢吃自己碗裏的白米飯,以前大伯母還會給他往碗裏夾菜,勸他多吃點,後來他每次吃一塊肉吃一塊雞蛋,大伯母就重重的放下碗,放下筷子,叮囑弟弟們多吃點,長此以往,秦樹禮好似明白了什麼,變得越來越沉默。
正在長身體的年紀,半夜餓得睡不著,他就起床灌一肚子涼水頂著。
每天中午在學校,他就會多吃點再多吃點,這樣晚上回到家就不會太餓,少吃一點,再少吃一點。
他希望自己的懂事可以討得大伯母的喜歡。
可是事與願違。
有一次,秦樹禮在所有人都吃完飯以後收拾餐桌,把碗筷拿到廚房去洗。
大伯的六歲大兒子悄悄拌了他一腳,他沒注意,一下子摔倒在地,即使他下意識護住了碗筷,但還是摔碎了一個盤子,食物殘渣弄髒了地板,也弄髒了秦樹禮的衣服。
秦樹禮臉色慘白,立馬站起來收拾,大伯母聽到了外麵的響動,立馬從臥室走了出來,看到麵前的狼藉,氣的滿臉通紅。
秦樹禮覺得好像天都要塌了,麵紅耳赤,一直說著對不起對不起,蹲下身子就要去撿碎片,卻被大伯母一把推開,手心裏鋒利的碎片瞬間劃破了手心,血湧了出來。
大伯母卻隻是嚇了一跳,然後就若無其事的端著盤子走進了廚房,邊走邊留下一句“成事不足。”
事情慢慢積累,秦樹禮越來越小心翼翼,心如死灰,也不再討好大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