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第364章 一掌震乾坤(二)(1 / 2)

接下來上場的一個人的攻擊每招每式都是由肋而起,然後繞胸前雙手臂相絞而出,同時,小臂自轉增加了破打之勁。不認是攻敵防身,皆用螺旋之勢打顧兼備,整套掌法中一切技擊、點穴之術都蘊藏在掌、拳之中,不顯形使人防不勝防,從起至收用意不用力,重勁不重力,發功勁而不用拙力,招招皆丹田發出的寸勁。身體的轉、順、折、翻隻作輔助之力,整套掌法輕靈飄逸、連綿不斷、用心起意,不顯一絲遲拙。意的概念簡單說就是內三合的君主,即意到一氣到一勁到。此掌法別於眾家拳術最大的特點就是點穴之術,手、肘、肩、腳、膝、胯都作點穴之用。其手形成似掌非掌,似拳非拳之式,指關節的變化與運用相當神妙。在使用過程中最是靈活易變,點打敵手隨心所欲,起腿抬足都能擊打腰以下的各經要穴。招勢隨時可變擒拿之妙術,隻是各部位的功勁得下一番功夫罷了,此乃五行掌法(五行掌是集養生與技擊於一體的上乘掌法。以五行方位:東、南、西、北、中間距一肩左右插上竹竿的特設條件中進行攻防變化演練而成的一套獨特掌法。

五行掌法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轉、順、折、翻等獨特的身法

1、在五行樁中斜進正出、六合歸一,手腳齊到、逢進必跟、鑽銼隨勢、裹翻隨身、其勢有形意之特點。

2、行樁中穿、繞、裹、纏、圈,在轉、順、折、翻的招勢中發揮得要得心應手,其形更具備以走為用、以掌為法的八卦掌之特點。

3、樁中行拳、步邁七星、虛實分明、鬆活彈抖、勁意不斷、行如流水、輕靈勢圓、開合升降、身體中正、又合陰陽之理,囊括了太極拳之特點。五行掌法一切勁力在行拳時都以丹田之內勁為基礎,發為寸勁,完成這一要求就必須體現招勢的整體發勁、轉、順、折、翻這一重要身法,這樣就能夠使以腰為中樞的腰勁貫穿到整個招勢之中。所以說五行掌是集形意、八卦、太極之神髓於一身的又別具一格的上乘掌法。

二、雙絞手。五行掌法是完整的正反雙式,即:左右式。隻有這樣的掌法使人在練習和使用過程中不慮有失偏之患。

三、以意貫穿、以功勁為主。五行掌法從起至收,用意不用力,重勁不重力,發功勁而不用拙力,招招皆丹田發出的寸勁。身體的轉、順、折、翻隻作輔助之力,整套掌法輕靈飄逸、連綿不斷、用心起意,不顯一絲遲拙。意的概念簡單說就是內三合的君主,(即意到一氣到一勁到)。所以必須以意貫穿整個招式的全過程。

四、最突出的是點穴之術、它貫穿整套掌法之中)。

見對方使出如此高難度的功夫我也不甘示弱,使出了一套剛烈異常的掌法——一拍兩散掌(所謂“兩散”,是指拍在石上,石屑四“散”、拍在人身,魂飛魄“散”。這路掌法就隻這麼一招,隻因掌力太過雄渾,臨敵時用不著使第二招敵人便已斃命。這一掌以如此排山倒海般的修為為根基,要想變招換式,亦非人力之所能。掌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當真十分了得)。我本以為對方必然會被我逼得硬碰硬,孰料,竟然被對方靈巧的身法給閃開。無奈,我隻好使出了更加強橫的金剛般若掌(此掌法也是天華72絕技之一,威力自然不可言語)對敵。 對方見我掌法剛猛隻有硬碰硬,結果毫無疑問,我再次取得了勝利。

下麵上場的是一個擅使地玄太乙八門掌(太乙八門掌法:

一、乾宮摔掌。

1、單封喉。設敵一拳打來,我一掌由上向下切開敵手,一掌由懷內摔出打敵目,雙手反複左右循環。如敵進攻,我雙掌變握拳上架,扭身抬足踢敵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