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二十七章 聖人(1 / 3)

乾清宮,禦書房。朱厚熜正襟危坐,看著眼前禦桌上朱熹的《四書集注》,皺眉不已。

理學是儒家學派之一,在北宋時經儒釋道三教相互吸收的產物,而朱熹本身就是繼孔聖之後的又一位儒學集大成者,他總結了北宋二程的理學思想,建立起了龐大的理學體係,集宋代理學於大成,使其成為主流學派之一,甚至到了元明清被欽定為官方哲學!

而他本人因此被尊稱為朱子,成為唯一一位非孔聖親傳弟子卻享祀孔廟的十二哲者,受儒教門徒祭祀。

大牛人啊!能夠入孔廟享祀,地位堪比“半聖”了吧!

即便朱厚對程朱理學不感冒,也不得不承認其耀眼的功績。

而程朱理學,堪稱中國古代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係,其影響至深至巨。

自元代開始,被帝王確立為官方意識形態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它完美地適應了封建社會中央集權的轉變,逐漸走向政治哲學化,其一再強調的“三綱五常”、“忠君愛國”為帝王的專製統治提供了精細的理論指導,成為王朝統治的精神支柱!

如此看來,程朱理學對於國家穩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對百姓思想的束縛和禁錮也顯而易見。尤其是在建州女真立國後,徹底歪曲了程朱理學的思想,斷章取義,用其教義麻痹禁錮天下萬民,遺害無窮。

即便來自後世的朱厚熜此時也不知道如何去麵對這個龐然大物,無從下手啊!

他更希望的是儒法並用以統治天下,兼擅采用法儒二家理念治國。

治大國如烹小鮮,食材與調料缺一不可。

而要想大明繁榮昌盛,應該是依法治國,而不是按照道德倫理治國!

秦朝以法家為主,結果秦律之嚴苛天下聞名,以至於被冠以“暴秦”之名。

漢初儒法並用,無為而治,而到了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地位空前上升。

法家逐漸消亡;而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一度占據了正統地位,以至於上層人士一直忙於修道之中,無心治國;

到了隋唐時期則是儒外法裏,儒皮法骨,如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等聖明君主陸續開創了屬於他們的盛世。

至宋一朝,儒學的新分支程朱理學成為當代主流,經二程的創立和朱熹的繼承及發揚光大,理學甚至成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

儒學自此徹底壟斷了人們的思想,法家思想流於庸俗,無有能再抗起其大旗者。

但英明神武的太祖朱元璋偏愛以法治國,其結果顯而易見,大肆屠殺文臣武將,已經讓這位英明神武的開國大帝背上了殘暴之名。

雖然大家明麵上不敢有一絲言語,心裏麵至今卻還記得洪武大帝的殘暴嚴苛,太祖儼然成為了殘酷暴戾的代名詞。

以至於提起“丹書鐵券”,年高德劭者如楊廷和也心驚肉跳,惶恐不知語。

朱厚熜現在唯一能做的,不是去動搖這龐然大物,而是如同建州女真的大部分帝王一樣,稍微“歪曲”一下其教義,去蕪存菁!但這也是個麻煩事啊!

不同於先前撰寫《醫典》,他是有著後世醫科大學生的知識基礎支撐的。

而對於儒教,儒家,儒學,朱厚熜是一問三不知,他的知識水平僅限於初中時期朗讀背誦過的《論語》名言警句。

朱厚熜現在是真的佩服至聖先師孔子,不知他是如何研究開創出這一條條儒學教義的!自己這個半吊子“聖人”和他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啊!

還有朱熹,他又是怎麼在如此複雜晦澀的儒學教義中開陳出新,整理歸納出理學教義,並將其發揚光大。

朱厚勉強翻閱了幾頁《四書集注》後,選擇了放棄,心中不由吐槽道。

自己現在也是聖天子了,我們老朱家全是聖人!我家一屋子都是聖人!等等,聖人?

如果沒記錯的話,正德年間真出了一位聖人!

朱厚熜拍案而起,他終於知道了早朝時王瓊那壞老頭兒想要舉薦的人是誰了!

原本在一旁小心翼翼伺候的黃錦和魏彬被朱厚熜這突然的一巴掌嚇得跪地叩頭,不停告罪道:“奴婢有罪!”

他們親眼目睹了早朝時毛澄頂撞天子的事情,已經讓這位陛下暴怒,而朱厚熜一個人思考時又最忌諱有他人幹擾。

因此兩人戰戰兢兢立伺左右,唯恐發出一絲聲音驚怒了這位陛下,卻沒想到陛下還是暴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