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嶽寧來醫館之前,薑大夫已經向姑娘交代過醫館裏的規矩。
他告訴姑娘,齊王妃雖是王妃,但是在醫館大家都喚她一聲東家。
這是王妃自己的要求,也是這裏的規矩。
姑娘將薑大夫的叮囑都記在了心裏,她向嶽寧欠身一禮“清靈見過東家。”禮數周全一看便知是個知書達理的姑娘。
嶽寧揚眉,再次將姑娘打量了一番。
不知是不是她多心,她始終不願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在來的路上,小蘭已經將這位姑娘的能耐吹上了天,說她是薑大夫最看好的女醫者,醫學上的造詣並不遜於薑大夫。”
嶽寧知道,薑大夫是個重理論更重實踐的人,能得到他這樣肯定的人不多。
這說明此女不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那為何以往從未聽過此女的名字?
“姑娘是京都城的人嗎?”嶽寧問。
姑娘搖搖頭:“清靈來至魏城,因父母過世清靈在魏城再無親人,遵父親遺願來京都城找姑母。”
魏城,一座與京都城相鄰的一座大城。
怪不得姑娘的口音與京都城的口音聽起來差不多,但是細聽還是有些差別。
“姑娘的姑母可有找到?”嶽寧又問。
姑娘繼續搖頭:“不用找,姑母是一戶官家的妾氏,清靈知道那戶官家在哪兒,姑母為妾,非正經的大夫人,若清靈能找到一個更好的落腳點,便不必再去麻煩姑母。”
有道理。
妾非妻,說白了妾也是個下人。
這位姑娘若去投奔她姑母,至多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時間短還能當個客人,時間長了自然便成了府上的下人。
去給別人當下人,哪裏有在醫館上班掙錢自己養活自己好呀?
“聽薑大夫說,姑娘的醫學造詣很深。”嶽寧繼續。
姑娘欠身一禮:“東家過獎了,清靈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大夫,清靈自小跟著父親耳濡目染了些罷了,談不上造詣二字。”
這姑娘怎麼看怎麼好,知書達理,真像一個大家閨秀。
“好,姑娘若不嫌棄就留在醫館,先填一份就職簡表,試用期三個月,跟薑大夫熟悉一段時間醫館裏的情況,薑大夫會根據姑娘的具體情況,判斷姑娘是獨立開設診室給人看診,還是繼續做助理。”
“謝東家!”
姑娘臉上揚起了一抹歡喜,隻那歡喜浮於表麵太過公式化。
坐上回府的馬車,嶽寧心神不寧。
回到梧桐苑她見到百裏燁,便迫不及待地將心中疑慮說了出來。
“百裏燁,那姑娘回答得滴水不漏,我雖看不出什麼破綻,但是,正因為太完美了,一切都太完美了我反而覺得不真實。”
“醫館的就職簡表上有出生地,姓名等信息的填寫,你可將她的簡表帶回來了?”百裏燁問。
嶽寧從袖兜裏取出一份簡表遞給百裏燁。
“在這裏,你看看。”
百裏燁打開簡表,上麵的字跡娟秀工整,看著有點熟悉,細看又大有不同。
內容更是無可挑剔。
“若本王猜得不錯,即便本王派人去查,查出來的結果與這簡表上的內容也無甚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