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裏是西門,感謝一直看到這裏的各位。
在寫下這篇的昨天,北京剛剛下了一場春雪。
傍晚下了課之後,我自己一個人買了一瓶啤酒,一個人坐在宿舍的鐵窗前,看著飄落的雪花,自己喝了會悶酒。
想了很多事情,除了學業之外,最多的就是這篇。
如前一卷的,這篇的初稿來自於17年年初,距今已有五年。而我寫到今年,粗略算下來也大概是第九個年頭了。
其實想說的話很多,但是囿於篇幅,我還是簡要講講吧。
發這麼一篇文,除了練手之外,其實也有個人的感情在裏麵。這部的原版,嚴格意義上確實是我身為作者第一篇完成的。
從七萬字到七十萬字,我想這中間的變化,可能也多少折映出我這五年來各方麵的變化。不過我也說不清楚,大概吧。
審視這五年來的變化,我知道自己有進步,也有更多的不足。在這一卷裏,我傾盡全力,盡可能地采取揚長避短的策略,靠著事先的大綱與細綱兜底,勉強完成了這一卷的內容,算是姑且把故事講清楚了。
但是,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仍然是值得警惕的。
最重要的一點我想是人物。寫故事這個事情,歸根結底其實是在寫人——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好。但是這一點我其實做的很差,因為這幾年來,我一直都是在寫一件事,而遲遲沒有向“寫人”這個方向轉變。
歸根結底,我想可能是我始終沒有把“構造完整人物線”這一點提上日程。這與我相對傲慢的寫作態度不無關係,我想。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可能是我寫作時的敘述鏡頭混亂的問題。不知道大家在看文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就是有些地方的畫麵感十分奇怪,好像有很明顯的割裂感似的——這個應該就是敘述鏡頭的問題。
我並不是寫科班出身,看過的電影也算不上多,對於鏡頭的使用可以說是知識匱乏。很多時候,我腦海中的畫麵是完整的,但寫出來的時候就變成了割裂的東西,這點一直困擾了我相當之久。我覺得,和上麵那點一樣,接下來我也會在這方麵繼續努力。
……
以上兩點是我在第二卷中,自己總結出來的問題。如果大家有什麼更多的補充,歡迎在短評與書評區給予我建議,對此我感激不盡。
好了,這部分就到這裏。在接下來的故事中,肖雨翎將會遇到更多南行路上的阻礙。那麼接下來,他的艾薩洛倫之旅會有怎樣的展開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