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 if-企鵝(2 / 2)

本來有關開場白的句子在一頁的最下麵,後來句子變成了一頁的第二行,再後來,頁數也不對了。

我想看看日記本前麵的內容,媽媽合起日記本,說沒什麼好看的,拒絕了我的請求。

恐怕也真的是沒什麼值得看的內容,我想爸爸肯定全都看過了,畢竟家裏的事由爸爸一人做主,尤其是有關媽媽的事情,至少會安排一個管家一直跟著媽媽,說是考慮到隨時失憶的問題。

我知道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

媽媽遇上爸爸,會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這種生分感相當微妙,與她對待其他“陌生人”不一樣,多了一些警惕,以及畏懼。

雖然爸爸的確是家中最有威嚴的人,我也敬畏爸爸,但是我覺得媽媽的情況和我的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至於具體哪裏不同,我暫時沒有答案。

(四)

記憶很重要,卻也不是一個人的全部,即使失去記憶,有些東西仍是不變的,比如老套的開場白,比如個人喜惡。

媽媽每次都認為第二個弟弟最可愛,所以揉揉頭的次數最多。

記得弟弟們還是嬰兒的時候,當她抱嬰兒逗著玩,如果碰到嬰兒哭鬧,她臉上愉快的神情就消失了,把嬰兒往旁邊的管家一遞,然後揚長而去,忙她自己的事情去了。

有時她照顧小孩,那是心血來潮,最多一小時,她玩膩了,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即使沒有記憶,把親生孩子當成玩具的消遣行為也算是個人渣吧,媽媽。

我越來越覺得媽媽對我揉揉頭的舉動,屬於白嫖行為,她才不關心我是死是活。我對於她來說,隻是日記本裏的一行文字記錄:你們的第一個孩子xxx,今年x歲。

後來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想想我如果是一個沒有記憶的人,碰上陌生人,真的能因為一行介紹文字,自動進入角色,立刻產生相應感情嗎?

當然不能,我是人類,不是電腦程序。

我想開了。

爸爸應該也是這麼想的,所以爸爸才能這麼多年安之若素。

退一步想,媽媽其實也有過換位思考,對我說:“抱歉,我總是忘記你。隔三差五就要重新認識,給你造成困擾了吧?”

首次聽到的時候,我是有點動容的,但是你知道,由於反複失憶,如果不在日記本裏特別注明,有些台詞就會反複出現,和開場白一樣,我聽到耳朵起繭。

明明換位思考是件好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覺得我麻了。

我早就放棄讓她把容易重複的台詞寫進日記本了,畢竟她能對“第一次見麵的陌生人”說的話有限,也不是每天都會碰到我和我講話,我不應該有太高的要求。

而且我不想再聽她按照日記本上記錄的句子來講話,就像在念台詞,還不如她按照本來的樣子說重複的話呢。

至少那些重複的話是真心實意的。

(五)

說起媽媽在忙的事情,無非就是兩件事:確認現狀與試圖離家。

失憶的人想要確認現狀是合情合理的,至於“試圖離家”這一點,則是因為不滿足於現狀。媽媽說她是想出去稍微走走,爸爸說她這反複失憶的情況,出去走必須得有人看護。

絕大多數時候,媽媽並不想要看護,雖然爸爸沒說原因,但是我知道,媽媽似乎是打算一去不回。

媽媽離家的強烈欲望在她生了第五個孩子後,終於有所減退。

不過她依然又又又又甩開管家,試圖單獨離家了。

我看過媽媽以前作為自由撰稿人的記錄,她有獵人執照,年輕時一直四處遊曆,就地取材,為“一碗炒飯”工作室寫了很多稿子,十周年時隱退,封筆,外界都不清楚真正緣由。

真正緣由麼?大概是因為和爸爸結婚了?

試圖單獨離家的媽媽已經回來了,我剛剛到達山腰,看到媽媽在爸爸懷裏一臉不情不願,甚至忍辱負重的樣子,現在的我好像明白了什麼。

喔,原來媽媽想要離開的,不是這個“家”,而是爸爸啊。

後來,由於某個偶然的契機,我從一個名叫“基裘”的女人那裏得知了過去的事情,據說媽媽與爸爸交往多年後,在談婚論嫁期間,無情地拋棄了爸爸。

後麵的事情不必贅述,我就知道,爸爸果然是個可怕的人物。

哎,可憐的媽媽,我覺得她一輩子都逃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