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聽全了故事的男生嘚瑟道:“知道飛天蝙蝠柯大俠是誰嗎?”
十幾個男女同學齊聲道:“不知道啊!”
男生模仿黃瀚的語調大聲道:“聽好了,那是江南七怪的老大,使一根鐵杖,降魔杖法極其淩厲,他還善於使用暗器……”
“哇,你們都在聽這樣的好故事,王宇,你為什麼不叫我?早上我還分你一半燒餅呢!”
王宇:“……”
他心想,我昨天吃燒餅不也分給你一半啊!那一半要比你今天早上給我的大多了,哼!明天休想我再給你燒餅吃。
隨即他就開始糾結,是給黃瀚一隻燒餅,還是分給他一半?
如果黃瀚不相信我給的一半燒餅是用手撕開的沒有啃過,那該怎麼辦?
如果一隻燒餅都給了他,我肚子餓了又怎麼辦?
要不買兩隻一人一隻?不行不行,我要省錢買連環畫,多花一兩糧票不要緊,多花三分錢絕對不可以。
這個時期買用糧食加工的食品都需要糧票,僅僅有錢是不行的,去新華書店買書有錢就可以。
王宇愛看連環畫,餓著肚子把吃早飯的錢省下來,可是又覺得受不了,經常讓買了燒餅的同學分他一半,第二天他再還一半給人家。
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利用兩天攢下一兩糧票三分錢,這就是一個大爐燒餅的時價。
如他這樣每天買早飯吃的孩子此時真不多,一個班都不會超過十個人,過個三五年就截然不同,吃燒餅當早飯的已經是尋常人家。
張春梅和衛紅星來晚了幾分鍾沒聽到開頭,他們利用老師還沒來的這段時間拉著康靜問前麵的故事。
可是康靜同學成績雖然在班上保持前五名,講故事的水平真不咋地,聽得身邊的七八個同學索然無味。
其他同學或許以後還生活在這個城市,但是黃瀚可以肯定如張春梅、康靜、王宇等等同學都去了外地。
估摸著這些好學生一路坦途,順順利利考上大學,畢業分配之時十有八九去了大城市工作。
學而優則仕,不當官也是進央企,黃瀚的姐姐黃馨就是畢業分配進了央企,在杭城工作安家落戶了,她就讀的專科根本不是名牌大學。
三水隻是個四線城市,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基本上不會有幾個本科畢業生被分配到這裏工作,名校的本科生更加不可能。
大時代還沒有來臨,此時基本上沒有發橫財的土豪。
一般情況下,家境好的都是體製內的,如果再加上孩子成績好,有關係又有硬實力的孩子自然前途一片光明。
《射雕英雄傳》雖然在二十年前就在香港的報紙上連載,但風靡大陸還得是八三版電視劇成為錄像廳主流的那段時間。
八一年春天的中國人基本上沒幾個看過此書,黃瀚給一群三年級小朋友講這個故事當然通殺。
眨眼間一天的學業即將結束,老師留作業那是必須的。
隻是此時的經濟條件太差,根本沒有現成的練習冊,都是老師或者班幹部在黑板上寫題。
同學們把題目抄寫到作業本上答題,成績好、寫字快的學生甚至於用不著把作業帶回家答題,抄題目之時就能夠完成。
這才第一天,黃瀚沒有顯得另類,在抄寫題目之時順手把所有的作業都做完了。
他在幾十個小夥伴還在磨蹭之時,背起書包小跑著回家。
沒有手機也沒有手表,黃瀚在路過古戲台下的傳達室之時,看了看那裏的掛鍾,才下午四點出頭,時間還早著呢。
他特意從北大街繞道回家,這條連二層小樓都很少見的街道雖然破爛不堪,但是比較熱鬧。
提著大竹籃叫賣或者蹲在地上等顧客的人不少,都是些小生意,也大多數是附近的農村人。
售賣的東西都是自產自銷,無非是青菜、野菜、蘿卜、紅薯、禽蛋、笤帚、簸箕、篩子、竹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