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自己的“角角兒”就會保留最後一次慣出後的狀態,等待其他小朋友來摜翻,如此周而複始。
有些比較利害的小朋友能夠大殺四方,居然用不著買作業本,靠著拆開的“角角兒”重新裝訂就夠了。
而經常輸的小朋友三天兩頭纏著父母買作業本,有些糊塗的家長還以為自家孩子讀書認真連作業本都不夠用,哪裏知道其實是賭輸了。
劉小明的父母雖然基本上沒文化,但都有工作,一家五口人都是定量戶口,他的爸爸在縣政府招待所當廚師,因此家裏經濟條件很好。
他用不著靠摜“角角兒”獲勝裝訂作業本,因此不介意“角角兒”不是新紙、白紙。
可是營養不良的黃瀚真的沒有力氣,也不懂得技巧,摜“角角兒”從來沒有贏過。
每一次都是愛熱鬧、愛玩的劉小明贏了再扔回兩個,免得輸光了的黃瀚獨自回家,少了玩伴不熱鬧。
四十幾歲的黃瀚哪有興趣玩這東西,而且這東西玩起來滿牆角亂蹭、亂爬,身上的衣服用不著半個小時就會髒得不成樣子,指甲縫裏全是泥更加不用說。
黃瀚終於知道自己為何那麼髒?想來就是經常“滾鐵環”、摜“角角兒”、匍匐在地上打彈珠所導致。
這個時代城市的衛生條件太差,犄角旮旯都是尿騷味,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踩到便便。
黃瀚哪肯再玩這些弱智的遊戲,況且即便擁有大叔的智慧也是無濟於事,下場跟那些比黃瀚大最少一歲的孩子們摜“角角兒”,結果肯定是輸多勝少。
他推辭道:“我今天剛剛換了幹淨衣服,不能弄髒了,改天吧!”
“嘻嘻,你是怕輸吧,不要緊,隻要是我贏了還會還給你,咱們接著玩。”
“不是怕輸,而是覺得沒意思,要不明天我們一起去打麻雀吧?”
劉小明是巷弄裏最貪玩的孩子沒有之一,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後來的日子過得真是糟糕,但是他依舊玩得開心,隔三差五開著他的小破車去找野河釣魚。
他聽到黃瀚建議去打麻雀,很是感興趣,隻不過對於自己的技術根本沒信心,記憶中黃瀚的技術還不如他,覺得大有可能轉一個多鍾頭兩手空空回來。
他道:“打麻雀確實比摜“角角兒”好玩,隻不過我們沒有氣槍,用彈弓打完全是碰運氣,估計咱們運氣不咋地,恐怕一隻麻雀都打不著。”
這時管控槍支還不算嚴格,氣槍在大一些的城市公然在體育用品專櫃銷售,三水百貨公司也經常有的賣,隻不過比較緊俏,經常缺貨。
這麼高檔的東西黃瀚家當然不會擁有,太多人家買得起也不會去買,原因隻有一個,怕孩子玩氣槍之時意外傷人,惹禍上身。
劉小明家就是後者,雖然劉小明和大他兩歲的哥哥劉小剛都渴望擁有令人羨慕的氣槍,但是父母不為所動。
黃瀚想起來打麻雀根本不是為了娛樂,唉!麻雀雖小也有點肉,如果能夠打三五隻,也算能夠吃點肉菜。
這時打麻雀絕對不犯法,要知道前些年小小麻雀莫名其妙被列入四害之一,至今沒有平反,黃瀚打幾隻吃肉那是為民除害,沒有一絲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