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 第44章(1 / 2)

郭若雪聽到父親這句話,這些年的心酸頓時化作江水東流而去,她連忙搖頭:“女兒知道的,當年父親心有鴻鵠之誌。隻有太子殿下可以幫父親成事,女兒嫁給太子是自願的,並不是父親逼的。”

“這些年,你終究受了苦。”郭太師看著郭若雪,眼中盡是不忍。

郭若雪搖頭,卻無法再說更多。

郭太師慢聲道:“你妹妹若水,也即將嫁入皇家。福兮禍兮,為父亦是擔憂。”

郭若雪皺眉:“聽殿下說,六皇子生性剛正,是眾皇子裏麵最正直的人。若水嫁過去,定不會受委屈。”

“你在東宮那麼久,對天家之事了解許多?”郭太師問去,郭若雪遲遲無法回答。

細細想來,這話問得郭若雪心中一寒。

過去的八年裏,她就像是被養在金絲籠裏的金絲雀。

許安澤給她什麼,她用什麼。

給她聽什麼,她便聽什麼。

每日好吃好喝的供著她、哄著她、順著她以外,再無其他。

而她顧著郭家的教養,父親的期望,趙皇後的歡心,在人前人後都要做一個毫無挑剔的太子妃。

今日,她也不過是看著太子苦悶,想要去與他說說體己的話,先讓許安澤下了麵子。許安澤察覺了她的不快,這才會曲線救國,用別的法子哄了她。

郭太師這話一問,郭若雪回首,才驚覺原來自己在東宮住了八年,居然還不如在郭府上消息靈通,視界開闊。

郭若雪想到這裏,心情便低落了下去,陰沉沉地回道:“女兒不曾了解許多……”

“太子一直在防著你,從來不會跟你說政事、朝堂之事。即便是說,也是說一些人盡皆知,亦或者為父皆知的事情。”郭太師意味深長地說道,“比如,六皇子在北境屯兵,意圖謀反的事。”

郭若雪雖然有些驚,卻又不那麼驚訝。

她的父親,齊身三公,位居一品,朝堂風雨幾十年,到底有什麼是他看不透的呢?

太子這昭昭之心,暴露得太迫不及待了一些。

郭若雪雖然是加入了皇家,她心中擔憂的不僅僅是太子,她更擔心的是即將要嫁入皇家的親妹,於是訕訕而言:“是,父親慧眼,女兒這次回來,就是為了這件事。九妹的婚事陛下早就定下了,我是怕妹妹還未嫁出去,就落的一個克死夫君的名。想請父親想想辦法,多疼疼妹妹。”

郭太師搖搖頭:“這錯在當年我到底是沒有讓你多讀些史書。那曆史上,但凡能跟太子平分秋色的皇子,哪個是善茬?你以為定一個皇子的謀逆,單憑太子手上那些個日程就能當做證據?若是可以,太子也不會提議先召回北境六州刺史,再派人去實地調查這個法子了。”

郭若雪聽不太懂,大約是這些年太子把她養的太無憂,今日聽到郭太師這一席話,居然沒有回過味來,愣愣地站在那裏,不知應該如何回話。

郭太師輕歎道:“這明顯就是黨爭,是奪嫡之戰的前哨。你妹妹若水想要安安穩穩地嫁到皇家去,也要先看看那六皇子到底有沒有本事過了眼前這一關。皇子謀反,其罪當誅!你妹妹若是嫁過去,才出這事,你才應該真真切切地擔心!”

郭若雪聽郭太師這意思,是有些慶幸這事發生在郭若水嫁過去之前?而且準備作壁上觀,不準備插手?

“父親……這麼說來,您的心思還是向著太子殿下的?”郭若雪看向郭太師,企圖看明白郭太師的心。

郭太師沉著臉,沒有回答。

但他又怎麼會不知道,此時此刻郭若雪的心思?

這個孩子是太過喜歡許安澤,有些事情她看不夠通透。

許安歸到底是帝君最喜歡的一個孩子,隻要他滿載榮光歸來,太子再有本事,也必須對他忌憚三分。

因為忌憚,所以太子在許安歸還沒有回來之前,先用兩本奏折或者說是兩個任何君王都無法容忍的罪名強行壓住了許安歸即將躍出地平線的光芒。

可即便是烏雲遮天蔽日,那光芒早就照射雲海,隻要這烏雲漏出一點縫隙,那便是煌煌朝陽破雲而出,承襲大地之時。

今日郭若雪在太子那裏聽了一耳朵六皇子許安歸似有屯兵謀反的事,太子就不可待地放郭若雪回來詢問父親的態度,就足以說明太子其實心裏也沒譜。

即便是殺招已經祭出,太子仍然對自己的這個六弟投鼠忌器。

單憑那一紙招兵記錄是不可能定許安歸謀逆的罪名的,太子一黨若想在這裏按下許安歸的苗頭,仍然需要別的證據來做實許安歸謀反的這件事。

太子黨即將遞出來的的殺招,不是許安歸那種在朝堂之上沒有任何根基的人可以接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