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48章 第48章(1 / 2)

東陵帝伸手去摸了摸樹葉裏麵那一串金燦燦、飽滿的稻穀,立即有粗糙、凹凸不平的手感出現,再去摸襯托著那一串金燦燦稻穀遠處山水,墨跡雖幹,但依然有墨香殘留於書頁之上。

許安桐見東陵帝麵露驚訝之色,知道他帶回來的這件禮物,算是合了父親的心意。

他走到東陵帝的身側,解釋道:“父親,這稻穀便是東陵南方富庶之地柳州田地裏采摘,經過晾曬、烘幹、擠壓才變成現在這幅模樣。這稻穀後麵的山水便是兒臣采摘這串稻穀後,照著采摘之地的原本的樣子,印畫下來的。您看那山,是柳州赫赫有名的奇雲山,怪石嶙峋,高有千仞。”

東陵帝的內心震驚至極,他這一生都是在這皇宮王城裏度過,就算是偶爾有那麼一兩次代先皇出巡,也是到建有行宮的州縣去,沒有到處行走的自由。

他雖坐擁這東陵江山,到低是沒有親眼去過這山河盛況。

許安桐方才所說雖然有刻意奉承討好之意,他並未真的放在心上。

可現在看到許安桐把方才嘴裏“百姓安居樂業,漫野金黃稻穀,四處歌舞升平”真正拿到他前麵,給他看的時候,東陵帝才驚覺,原來許安桐說的都是真的。

若不是這些年強製推行新政之功,怎麼會有許安桐嘴裏那“百姓安居樂業,漫野金黃稻穀,四處歌舞升平”之相?

許安桐用這種方式敬獻上來的書冊裏麵,裝的就是他新政的功績最真實的反饋。

柳州的稻穀飽滿而圓潤,桑州的桑葉翠綠而肥大,隆州的蠶絲霜白如雪,西州的小麥璀璨玄金……

這一個一個被許安桐選入這卷書畫之冊、製成標本的實物都是東陵主要的農桑產業。

這些標本之後,許安桐用他最擅長的丹青添姿加彩,讓這些原本枯萎無神的標本變得栩栩如生。

這一本書卷,好像攮盡了東陵所有一般。

裏麵有百種草本,亦有百地風情。

更有甚者裏麵的人物都用各地綢緞做成了小衣服的樣子,貼在了畫冊裏!

試問任何一個帝君收到兒子這樣一份用心製作、采集、塗描的書冊怎麼會不高興?

這幾年,無論他這個做父親的如何下詔讓許安桐回都,他總是來去匆匆。原來他匆忙背後的理由就是為了這一冊盛滿了天下的畫冊?

東陵帝的手止不住地顫抖,他看向許安桐的目光也變得更加殷切。

許安桐依舊是那副風輕雲淡,和煦之色地慢聲道:“這下,父親的憂思是否可以緩解一二了?”

東陵帝緩緩點頭,反複翻看著手中的畫冊。

許安桐走向書桌,研起墨來:“兒臣才疏學淺,想不出好名字。若是父親肯親筆禦賜書名,這畫冊便是完滿了。請父親替兒臣的這份新年賀禮取一個名字罷?”

東陵帝走回書桌前,把手中的畫冊合上,拿起筆,揮毫而出了幾個大字——國泰民安!

許安桐見了連連稱讚:“極好!許久不見,父親的筆力更甚了。兒臣這輩子恐怕都望塵莫及了。”

東陵帝抬眸,眼神中漏出滿滿地溺愛之情:“你把花在丹青上的心思拿出來一半與惠妃好好學學,也不會在這裏與孤打嘴了。”

許安桐頷首微笑:“父親這倒是難為死兒臣了,您若不讓兒臣入這風花雪月,兒臣恐怕是要長病不起了!”

東陵帝知道許安桐素來的性子,皇子中最有才情的一個。一手丹青,畫的了雲中仙鶴,畫的了池水遊魚。畫的了熱鬧街市,亦畫的了老婦小兒。

技法之高超,連皇宮畫館裏的畫師們都為之讚歎不已。

這《國泰民安》的畫冊能夠如此得聖心,多半也是因為他每一副畫作的甚是走心。

這畫冊真的是一記開解的良方,讓東陵帝這些時日淤堵的心思變得略微輕鬆了起來。

“可去看過你母親了?”東陵帝問道。

許安桐搖頭:“回了都城,到了府邸梳洗了一番,便帶著畫冊匆匆進宮來見父親了。母親那裏還未曾去過。”

“你母親也是有大半年未見過你了,你去陪她好好說說話罷。你府邸裏也沒有幾個人,幹脆就先別出宮了,留住在你母親那裏,過了這年再說罷。”

東陵帝這話就是明白的告訴許安桐,他可以留在宮裏過年了。

許安桐一聽這話,連忙推辭道:“父親,這……不太合規矩。兒臣隻是親王,怎麼可以留宿宮中!兒臣……”

東陵帝知道許安桐的意思,打斷他道:“你不用憂慮,孤留自己的兒子在宮裏過年,容不得他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