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一旦和它們熟悉了,就得承擔失去它們的鑽心之痛。
所以,小家夥也下定了決心,要向眾多長輩們看齊。
自己沒得吃,也要服侍好蟻後,讓它活得健健康康,有自有潤的。
這是它們作為子民的責任。
作為工蟻的它們,已經把一切的美好幻想,都貼到了蟻後的身上。
將它所有好吃懶做的行為,都歸為了無可奈何之下的妥協,都是苦衷,都是有原因的。
由此來安慰自己,它們並沒有效忠錯對象。
當初的小家夥,就是這樣被洗腦了,一直認定了首領的正確性,和自我犧牲的價值性。
一開始的質疑,全部當成了放屁。
長輩們說得對,是自己的覺悟不夠高,出生沒多久,對族群的歸屬感不夠強,這才會導致思想的錯誤。
思想道德教育一番過後,小家夥清楚的認知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決心加以改正。
從此之後,它工作起來更為用心了。
尋找食物,不再是單單侍奉蟻後,而是更好的族群未來。
聯想到這樣崇高的展望,尋找食物的價值性就更高了,頓時動力滿滿。
但思想的覺悟,並不代表著行動的效率會有所提高。
眾多工蟻們還是死的死,累的累,食物卻越來越少。
因為這附近的區域,以它們的實力能夠製衡的獵物,隻會日漸一日的減少。
比它們強的,越因為時間的過去,愈發增多。
敵人多了,任務的困難程度也就越高,犧牲的螞蟻數量也驟增。
這才導致了後來的小家夥,在瀕死之際,被洗腦的它才會動了犧牲自己,成全蟻後的想法。
那時候的它,還是那麼的天真,以蟻後為天。
後來,親眼目睹了蟻後吃蟻的變態行為後,整隻螞蟻在瀕死之際發生了畸變,不僅是身體上的,就連思想也畸變了起來。
把目光瞄準了同類,就因為不想做個餓死鬼。
既然蟻後是它們高高在上的首領,不可冒犯,那麼,稍微對不起一下同階層的同類,應該沒問題吧?
這樣的想法一冒頭,就再也按捺不下去了。
被小家夥第一隻吃掉的同類,年紀和它差不多,都是不起眼的弱小者。
不要怪我,這都是跟首領蟻後學的。
它隻是想做個飽死鬼,以後就算讓蟻後吃了,也值得了。
但是話雖這麼說,但其他的念頭一升起,就難以控製了。
因為看到了蟻後不為蟻知的變態秘密,小家夥想到了許多。
以前沒發現,現在才覺得,歌頌蟻後苦衷的做法,是多麼的可笑。
就算它真的是因為自己的安危極其重要,這才不外出,把尋找食物這件事情全部交由下屬處理。
但為什麼,尋找回來的食物,它自己一隻螞蟻獨吞了呢?
作為首領的它,難道不知道已經有許多下屬因為這件事而犧牲或命懸一線了嗎?
一個仁慈的首領,不應該照顧下屬嗎?
自己勉強填了肚子,不應該分一些食物給下屬食用嗎?
就當是救下屬的命。
但蟻後沒有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