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鄭耀書見到大家的想法跟自己預料的差不多,當即笑道:“這個講三國的作者,就是坐在那裏的陳重。你們別看他年紀不大,可是對三國很有研究,我也是偶然聽到了他講的這些故事後,才特別邀請他加入劇組的。”
對於其他人來說,陳重加入了劇組不算什麼事,多個人還更輕鬆一些,但是對於那幾位專門鑽研三國時期的專家,這卻是一件難以容忍的事情。
“拿曆史和三國演義這本書的不同之處,用來嘩眾取寵,我看劇組並不需要這樣的人!”
“就是,一個毛頭小子懂什麼三國,還是別來添亂了!”
“趕緊滾吧!”
華夏自古以來就有文人相輕的毛病,別看這些曆史學家平時不怎麼和睦,如今麵對陳重這個年輕人,他們倒是罕見的一致槍口對外起來。
專家這個詞原指對某一事物精通,或者說有獨到的見解的人。
在陳重原本的那個世界中,專家這個本來不錯的詞彙,慢慢的就被一群人毀掉了,變成了一個帶有濃重貶義味道的詞。
讓陳重沒想到的是這個世界也有專家這種生物,而且雖然時空轉變了,他們還是一樣的討厭。
在音樂學院求學的時候,陳重非常尊重那些有著真才實學的專家學者們,也對所有的老師很尊敬。
可是麵前這幾位所謂的專家,隻是頭一次見到陳重,對他一點都不了解,單單因為他是一個年輕人,就直接開始攻擊,這種事情相信不管誰遇到都會一肚子火。
麵對這些人的攻擊和侮辱,陳重自然不會當眾跟他們對罵,而是不卑不亢的說道:“各位既然是專門研究三國的專家,那可不可以回答我一個問題?”
聽到陳重的話,在場的三國專家先是一怔,隨後得意的大笑起來。
這些能成為某個領域專家的人,其實也不都是無能無才之輩,他們隻是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已。
一位三國專家看了看會議室其他人,故作大度的說道:“行,你隨便問,也讓你知道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學問!”
陳重麵帶微笑的說道:“請問三國演義中的趙雲,他的年紀到底多大?”
想要拍攝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那麼就必須選演員,而趙雲身為西蜀五虎上將之一,那他的具體年紀多大,自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此聽到陳重提問,在場其他人也都頗為期待的等著專家們回答。
其實這幾位三國專家,原本還真有些擔心陳重會提一些古怪生僻的問題,可是一聽這個問題,眾人當即哈哈大笑起來。
“小子,看樣子你是讀書不精啊,趙雲多大年紀還用說麼,他卒於公元229年。
雖然沒有具體的死亡時間,但根據書中那首‘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的詩來計算的話,趙雲應該是活了七十多歲。”
陳重聽到幾位專家給出的答複,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一些,因為這些人明顯沒有研究過此事。
關於趙雲的年紀,在陳重那個世界有很多人研究辯論。簡單的說,這很可能是《三國演義》原作者羅貫中無意中留下的一處錯誤。
既然對方承認了趙雲活了七十多歲,陳重再問:“假設趙雲在公元227年是70歲,那我們倒推一下,趙雲就是生於公元158年。那請問各位專家,公元191年,趙雲最早出場時,難道這位‘少年將軍’已經34歲了麼!”
“這……”麵對陳重的質問,幾位專家猶豫了片刻,勉強解釋道:“古人的少年和今天的用法不太一樣,三十多歲其實也可以稱為少年……”
不待這位專家說完,陳重繼續問道:“按照你的說法,那公元218年,趙雲已經61歲了,可天蕩山大戰之時,趙雲曾諫曰:‘今張郃親犯葭萌關,軍師休為兒戲。若葭萌一失,益州危矣。何故以二老將當此大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