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什麼狗屁邏輯!”章嘉森拍案而起,“你必須給我安全回來!”
出征那天,王守卿主動拿出防彈衣,穿好,”嘉瑜,我會平安回來的,你安心等著我。“
沈夢昔其實心中忐忑,她並不能確定王守卿此去吉凶,臉上卻笑著,將一個折好的粉色信箋放到軍裝口袋裏,扣好扣子,“我等你回來。”
夫妻二人久久相擁。
目送王守卿走遠,沈夢昔還是落淚了。
坐在車上的王守卿迫不及待拿出信箋:浮世萬千,吾愛有三,一為日,二為月,三為卿。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王守卿仰頭哈哈大笑,笑罷將信箋重新折好,仔細放到胸口的衣袋裏。
******
三月時,日軍22架戰機空襲成都,中國空軍第五大隊組織截擊,但敵我力量懸殊,戰鬥異常慘烈,雖擊6架日機,但中國空軍卻損失飛機13架,6人負傷,8人陣亡。其中就有林惠雅的弟弟林衡。
得知消息的林惠雅悲痛欲絕,她寫下緬懷弟弟的長詩,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哭了很久。
林衡是林惠雅的三弟,在林父去世後,一直與林惠雅夫婦一起生活,與他們感情非常好。一二九學生遊行時,遭到憲兵毒打,是梁誠如跑遍北平醫院和胡同,才找到受傷的林衡。
林衡報考清華大學機械係,準備走實業救國的路子,七七事變後,林衡毅然轉報航空學校,投筆從戎,成為航空學校第十期學員。當時學校請了德國教官,嚴格得近乎冷酷,但林衡在1940年春天,以優異成績畢業了,同期一百多名學員,名列第二。
當時空軍的裝備極端落後,淞滬會戰後,能參戰的飛機所剩無幾,常常是飛行員駕駛著民用機改裝的戰機,與駕駛先進戰機的日軍進行對戰。
這次戰鬥,由於防空警戒係統的不完善,導致日機飛臨成都上空,中國空軍才倉促起飛迎戰。林衡不顧日機轟炸掃射,駕機起飛迎戰,在擊落一架日機後,被敵機擊中墜落,壯烈犧牲,年僅26歲。
林惠雅伏在沈夢昔肩頭,哭濕了她的衣服,”嘉瑜,我自私地想著,是否我們離開了成都,弟弟就不會那麼拚命了,但他還是走了,他還那麼年輕,還沒有結婚生子......”
沈夢昔沒有見過林衡,但是也很難過,最優秀的年輕人,血灑長空,壯懷激烈,她不由得也想起戰場上的王守卿,孫勝儀也想起死去的丈夫和親人,頓時,房間裏滿是壓抑痛苦的哭聲。
“......
弟弟,我已用這許多不美麗言語
算是詩來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嚨多啞
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
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
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