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收到陶謙的來信,說是張闓會帶著百餘車的財物前來投奔他,於是坐在家中等,等著天降橫財,但是沒有等到。
張闓怎麼不來了?
一打聽,才知道曹嵩曹德父子倆根本不在張闓護送的隊伍裏,張闓沒能殺了這對父子,於是回到陶謙那裏複命了。
袁術:“……”到嘴的鴨子都飛了。
袁術和百餘車的財物失之交臂,憋不住給好友公孫瓚寫信,大意是:“我們聯合起來攻打袁紹吧,順便連袁紹的小弟曹操也一起打。”
想打袁紹,但最想打的是曹操。
他在曹操手下吃過虧,隻好拉公孫瓚這支外援幫忙。
對公孫瓚則是說順帶收拾曹操。
畢竟和公孫瓚有殺弟之仇的是袁紹,而不是曹操。
公孫瓚收到信,答應和袁術聯盟。
他的行動很快,連發三道命令:命令自己的部下單經屯兵平原縣,命令依附於他的劉備屯兵高唐縣,命令陶謙屯兵發幹縣。
單經和劉備都就位了。
陶謙給公孫瓚寫信,大意是:“發幹縣在東郡內部,毗鄰冀州。我遠在徐州,路上要經過兗州多個郡國,過不去呀。”
太遠了,無利可圖,不想去。
但是他和公孫瓚的關係,類似於曹操和袁紹的關係。
公孫瓚的命令不得不從。
除非他想和公孫瓚撕破臉,那就是多了一個強敵了。
公孫瓚回信:“走北海。”
陶謙無奈之下帶著兵出發了,借道青州的北海國,來到了高唐。
到了高唐才發現,還是過不去。
曹操清除了地方武裝勢力,使整個兗州如同鐵桶一般。
陶謙給公孫瓚寫信說明情況。
公孫瓚:“……”失策了,如今隻有改變部署了。
正好袁術說要順便收拾曹操。
平原縣和高唐縣都毗鄰冀州,其中高唐縣離東郡的東阿縣比較近。
東郡是曹操的地盤。
公孫瓚回信:“來都來了,就在高唐待著吧,伺機攻打東阿。”
陶謙回信:“沒問題。”
現在的情況是他和公孫瓚、袁術聯合起來,攻打袁紹和曹操。
袁術與袁紹不和,與公孫瓚結盟。
如此說來,陶謙和曹操本身就是敵對關係,所以敢隨意謀奪曹操父親的財物。
公孫瓚的人馬準備就緒,開戰!
單經和劉備分別向西攻打袁紹,陶謙向南攻打曹操。
袁紹:“……”就不讓他歇會是吧?
先前曹操在與青州黃巾軍交戰的時候,袁紹也沒能閑著。
惹誰不好,偏偏惹上公孫瓚。
公孫瓚總督北方四州,實力不容小覷,又是個好戰分子。
白馬將軍的名號不是吹的。
袁紹在界橋之戰險勝,好不容易將公孫瓚趕出冀州,魏郡反了。
袁紹:“……”
魏郡的士兵和於毒的黃巾軍勾結,攻占了魏郡的治所鄴城。
袁紹隻好帶兵平定叛亂。
於毒的黃巾軍不足為慮,難以對付的是魏郡叛變的士兵。
好在這次有呂布幫忙。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打著為董卓報仇的旗號追殺呂布。
呂布很能逃。
先是投奔袁術,察覺到袁術對他有殺意,於是投奔張楊,在張楊這裏感覺不安全,又改為投奔袁紹。
袁紹與呂布共同平定叛亂。
叛亂才剛剛平息,公孫瓚又卷土重來了,派單經和劉備前來攻打他。
袁紹:“……”
早知道就不逼走呂布了,現在連個給力的幫手都沒有。
不光袁術想殺呂布,他也想。
但是和袁術一樣,殺呂布的計劃失敗了,讓呂布給逃了。
沒了呂布,袁紹想到了曹操。
袁紹給曹操寫信,大意是說:“袁術、陶謙、公孫瓚組成了聯盟,來攻打我們。我們合兵一處,共同禦敵怎麼樣?
將他們一一擊破之後,我表舉你為兗州牧。”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曹操這個兗州牧是自封的,名不正言不順,惹來諸多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