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的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格稀稀落落的灑在鼎式香爐吞吐出的徐徐白煙上,正是四月,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時節。
方家四進四出的院子建的小而精致,夫人楊氏正絮絮叨叨的給大病初愈的小女兒方貞春扣扣子:“別看日頭盛,這風還冷的緊。你大病初愈,還是要穿暖和點。為了去還願著了涼,回頭又難受。”
方貞春,準確來說應該叫方紫,來到這個十三歲的方家二小姐身上已經整整十天了。
據丫鬟小翠說,半個月前,方家二小姐在方府池塘邊經過的時候掉到了湖裏,雖被人救了起來,但一直高燒不退,直燒了五六天才堪堪醒來。
隻是他們都不知道,醒來後的方貞春早不是之前的方貞春了。方紫在心裏暗暗歎了口氣。
“知道了。”方貞春邊想心事邊應著母親。今天她要跟著楊氏去清共寺還願,方貞春發高燒的那幾天,楊氏又是各處求醫又是到處拜佛,終於把女兒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雖然燒的腦子記不得事,連爹娘也不認識了,但人好好的就行。
一切收拾停當,楊氏牽著方貞春往二門走去,身後跟著四個丫鬟婆子。
出了二門,大哥方韜正牽著馬等著母女二人。
方濤穿著一身月牙白掐黑邊的袍子,烏黑長發用一條同樣烏黑的緞帶豎起,顯得很是精神奕奕,見了她們便笑:“小妹身子可大好了”
方貞春五官小小巧巧,長發半盤垂在肩後,用一根紅絲帶綁著,聞言也笑到:“好的不能再好了。娘親還非怕我凍著,裏三層外三層的,熱死我了。”她一麵說一麵拿巴掌扇風。
楊氏把她的手打下:“哪裏就這麼熱了可不許說什麼死不死的,呸呸,多不吉利。”
方貞春在心裏吐了吐舌頭,吐槽道:“比我奶奶還迷信呢。”一想楊氏可不就是比她奶奶還老的多的老封建嘛,唉。
一行人上了馬車,方貞春掀開車簾向街道兩旁看去。道路兩旁倒也是屋舍儼然,時不時有個包子店芝麻餅鋪,雖沒有現代的高樓大廈來的繁華,卻也別有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現在明朝的在位爺是永樂爺朱棣,王朝還處於最好的初期。她也不用忍受戰亂之苦,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方府離清共寺很近,不過一炷香的時候就到了山腳下。普恩寺修在黃蘖山上,再往上都是山路,馬車行不得,一行人下得車,徒步往上慢慢行去。
黃蘖山,很長,遠遠望去大有連綿不絕之意,但並不高,到寺裏不過五百米山路。但這五百米山路對此時的方貞春來說無疑於天路——因為她裹了小腳!
初來時,方紫被原身的這雙三寸金蓮震得三天都吃不下飯,怎會有如此畸形的審美她的腳背高高的拱起,整張腳底隻有手掌心那麼長,因為很少走路的原因,兩隻腳非常的白嫩柔弱。據丫鬟小翠說,她都纏了□□年了。這萬惡的殘害女性的封建產物!
小翠也纏腳,不過纏的就沒有方貞春的小。因為在明朝,腳越小,就代表身份越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