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回到魏羽家中,已經是晚上。匆忙吃了幾口飯,家裏掌了燈,李嫂小樓去後廚收拾閑聊去了,魏羽就拉著劉進賢在堂屋合計,如果按照潘掌櫃的要求,要賺錢,產量必須上去,要想產量上去,選擇地址,雇傭人數,製作設備,一個都不能少。
首先是選址,兩人麵前擺著一份開封輿圖,規模化釀酒需要大量的水,開封城內最大的河是汴河,但是汴河周邊店鋪林立,現在基本上照不到合適的場所;再加上考慮到技術保密,汴河兩岸人流量太大,兩人一商量,否決了汴河。第二條河是宮城背後的金水河。金水河下遊靠著皇宮的後苑,與皇宮隔牆相望,交通倒也便利,還因為靠近宮城宿衛,安全和保密更好操作一些,所以選址基本定在了金水河旁。
第二是人手,量產的情況需要大量人手,技術要求不高,會燒火,有一把力氣就就可以,不過就是因為技術要求不高,魏羽很是擔心一旦生意鋪開,被別有用心的人一看到,很容易學會。畢竟利用酒精和水的沸點不一樣的原理冷凝蒸餾,隻要說穿了,基本沒有技術門檻。劉進賢想想道:“我們可以試試買家奴,不許家奴外出,或許可以。”
魏羽想了想,受後世思想影響,蓄奴的事情一時半會魏羽還接受不了,於是搖了搖頭。不過魏羽想,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好整,試試技術改一下能不能成?
魏羽和劉進賢開始研究第三個問題,設備。之前家裏實驗的時候,買的那口鍋還是太小,而且密封性不夠。如果做一個大一點的設備,比如說罐子,會不會好些。想到此,魏羽問道:“老劉,你認識可以做大鐵罐子的鐵匠麼?”
劉進賢一聽,略一思索:“鐵匠咱家倒還認識不少,不過公子所說鐵罐,要做多大尺寸?”魏羽心裏默算了下,如果裝上兩百斤酒,按照實驗的出酒率,大概一個罐子就可以一天滿足四十斤以上的出酒量要求了。便開口說道:“可以裝兩百斤的罐子,能不能做?”
“這個咱家確實不知,水甕倒有裝上百斤的,裝上百斤的鐵鍋也應該有?。”
“應該有?”魏羽有點蒙圈,才發現自己前世思維作怪,密封鐵罐必須的電弧焊接技術,那得等到第二次工業了。就算自己覺得平常的鐵鍋,也是宋朝才開始使用,而且,也主要是開封等幾個大城才有,其餘地方做飯做菜,還是蒸煮為主。
眼看規劃陷入僵局,兩人商量半天也沒有頭緒,滅了燈,兩人各自睡覺去。魏羽決定,關於釀酒設備的事情,明日上街問問鐵匠鋪再說。
第二日天還沒有亮,劉進賢就被小黃門傳到宮裏去了,魏羽還在呼呼大睡。
辰時初,早朝結束。趙匡胤在文德殿召見了劉進賢
行禮完畢後,官家看著垂手而立的劉進賢,笑眯眯的:“內侍說,沒有在皇城司尋到你,你和我孩兒住在一起,可有此事?”
劉進賢拱拱手:“回皇上,確有此事。前日是因為查案,和公子經常在一起;從昨日起,小人聽到,公子把小人當朋友,所以小人在公子那裏,心裏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