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六十四章 廟算(1 / 2)

九月三十日,大雪初晴,休沐。

開封府禦街人頭攢動,到處都是行商坐賈高聲叫賣。

各處商店裏有南方才歸附不久的南唐產的絲綢,色彩華麗;

有北邊契丹過來的皮革、幹肉,別有一番風味;

也有西邊據說是花拉子模的工藝品,美輪美奐技藝精巧。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禦街的街口上,幾位穿皮甲,腰挎樸刀的禁軍貼好了一張告示,開始“哐、哐、哐、哐。”敲起鑼來。

路人圍了過去,隻聽敲鑼的禁軍士卒念道:“中書門下牒奉敕,今有庶人趙光義,不念皇恩,不思孝悌。於昨夜密謀以牽機藥弑君,被皇城司破獲,證據確鑿,當場格殺。

今令都察院、大理寺等四司會審,廢晉王號,改為庶人,死後不諡,不封不樹,不入宗廟。

其二,朕皇子羽,仁愛孝悌,果敢勇毅,救駕有功,故授皇子羽河東節度使。

我朝以仁孝治國,惟望官民能體察朕心,牒至準敕,故牒”

中書門下公文,就算有禁軍士卒念了,除了讀過書的士子,很多不通文墨的百姓都聽得雲裏霧裏。

敲鑼的士卒再簡單的說:“晉王想殺我們的皇上,被皇城司查到了,真是個奸賊。另外皇子羽做河東節度使了。”

除了禦街之外,開封府很多條街道,包括開封府治下的幾個近一點的州,都有禁軍士卒貼出這樣的告示。

百姓們終於明白了,討論著這個弑君的奸賊和升官的皇子羽,也沒有察覺到少一個晉王和多了一個皇子,眾人慢慢融入鬧市的人流裏,繼續著自己的生活。

與之同時,大內文德殿,皇帝趙匡胤和幾位臨時通知取消休沐的大臣正圍著一副大宋和遼國北漢的軍事地圖,趙匡胤站在上首,聽著各位大臣發言。

三縷長須的同平章事趙普雖是文官,但是北伐之事,很多需要他居中協調,隻聽趙普說道:“軍糧物資供應已經齊備,我朝從各路調集禁軍五十萬,分左右兩路。

右路禁軍為主,進逼幽雲,迫使契丹不敢大舉南下,如有機會,收複幽雲。左路軍進攻北漢,必須一鼓而下,速戰速決。”

檢校太傅潘美道:“乾德元年,開寶元年,開寶二年我朝都攻過北漢,隻是那時是用進攻代替防禦,為平定江南創造有利時機。

但是,幾次試探性進攻,我等發現,北伐北漢有兩個難點。

第一太原城城高池深,攻打不易。第二是契丹騎兵眾多,一旦太原求援,遼軍南下,我軍頓兵於堅城之下和騎兵野戰,難有勝算。”

樞密使曹彬道:“此次北伐,大軍壓上,右路軍進逼幽雲,但是從鎮州和定州北上,主力軍左翼靠近五台山,一則是如果遇到遼國騎兵主力,我軍可以依山列陣,至少有一個地利人和;

二則,五台山一帶,靠近北漢,便於左右兩隻大軍互為犄角。左路軍進攻太原,如遼國援軍不多,便圍城打援,如果遼國主力南下北漢,便可飛速通報右路軍,右路軍直取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