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見楊延昭拍馬橫槍,心中暗暗道一句:“來得好。”便手執宣花斧,以一招力劈華山,對著楊延昭當頭砍來。
楊延昭右手抓住槍尾,左手往前一推,腰部一沉,手中銀槍槍尖,如同一點寒星,後發先至,指向郭進的咽喉,竟然是一招同歸於盡的打法。
郭進沒有想到麵前銀甲小將,年紀輕輕,如此搏命,慌忙收住宣花斧,左手下沉,豎起斧柄,硬生生架住了楊延昭的一槍。
楊延昭一旦搶得先機,手中銀槍便如同穿花蝴蝶,點點寒芒不停的往郭進身上招呼,郭進斧頭沉重,抵擋起來竟然一陣手忙腳亂。
北漢大軍一看自家將軍如此驍勇,軍心大振,一身喊,全軍催動坐騎,衝向郭進本陣。
頓時宋軍廂軍的陣腳被北漢鐵騎衝散,北漢騎士端平銀槍,衝破第一道宋軍防線後,開始了對廂軍一部的不停的衝刺,穿透。
馬刀揮過,獻血飆起。
大宋廂軍遭到攻擊後,在隊正,都虞侯等軍官的指揮下,終於慢慢的回過神來,靠近的士兵們形成一個一個的小圓陣。
長矛手在最外,其次是刀盾兵,護著長矛手和自己的身軀,在圓陣最裏麵,是弓箭手和弩手,對著衝陣的北漢騎兵,不斷地射出箭矢。
郭進在左右親軍的舍命相救下,終於從楊延昭的銀槍下,逃得性命,在混戰中,郭進叫過一名親兵,低頭對著親兵說了什麼,親兵點頭而去。
不多時,離著混戰區域較遠的禁軍五千人和一萬廂軍,脫離戰場,往析關而去。
楊延昭帶著八千人的騎兵,在將郭進廂軍本陣鑿穿六七次後,見廂軍不僅沒有崩潰,反倒是相鄰的小圓陣逐漸靠近,合並。
如此反複後,半個時辰後,在戰場上,形成了幾個巨大的圓陣,每一個圓陣中央,都有一個大宋軍官在發號施令,如同緩緩轉動的巨大磨盤,收割著衝到圓陣附近的北漢騎士的生命。
楊延昭見無機可乘,向身側親兵一揮手,親兵吹起了收兵的牛角號,在蒼涼遼遠的號聲中,北漢騎士們,慢慢的從戰場各處彙聚到楊延昭身邊。
楊延昭借著月色一看,就剛才衝陣,手下騎兵已經折損了大概一千人。
郭進的幾個圓陣,現在也全部合攏,形成了一個前方長矛,後方弓箭的巨大方陣。
兩軍相距大概兩百步。
郭進拍馬上前,喊道:“前方小將可否留下姓名。”
楊延昭遠遠喊道:“北漢楊延昭,郭進將軍大名鼎鼎,戰陣之上居然不敢以命搏命,原來不過如此。”
郭進喊道:“小將軍武藝高強,姓楊,可是楊業的後人?”
楊延昭正要回答,但是心裏麵總覺得哪兒不對。一時半會又說不出來。
旁邊親兵對楊延昭說:“將軍,大勝啊,老將軍說郭進有四萬多人,現在對麵方陣裏,就兩萬多人,他們騎兵都沒有了,我們大勝啊。”
楊延昭心頭一震,馬上下令:“全軍,隨我救援老將軍。”
說罷,拍馬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