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一百一十五章 監國奏對(1 / 2)

盧多遜拱手道:“監國,趙相所說之事,有一點,臣不敢苟同。”

趙普端著茶杯,瞥了盧多遜一眼。心道“這不特麼賤麼?”然後,趙相公在自己的椅子上恨恨的翹起了二郎腿。

大宋開國之時,雖然趙匡胤一直優待讀書人,曾經立下鐵牌“不殺讀書人和上書言事者!”所以言官們在大宋,宛如打了雞血一樣,一個比一個亢奮,甚至到了仁宗朝,開封府尹包拯可以“直唾帝麵!”

不過趙匡胤為了君上權威也是想了一些主意。

比如現在趙普屁股下麵這個椅子。

在宋以前,從秦朝設置宰相這個職務開始,為了體現君主對宰相的尊重,宰相都是有座位的,上朝或者議事的時候宰相們在君主麵前坐著,稱之為坐而論道。

大宋開國後不久,一次朝議之時,趙匡胤借口老眼昏花看不清趙普奏折,等到趙普上去解釋奏折的時候,小黃門偷偷搬走了趙普屁股下的板凳,,趙普回來後,也沒有多問,仿佛那張板凳就沒有存在過一樣。從此以後,隻要趙匡胤在,趙普等人隻恭恭敬敬得站著,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管身居幾品,都沒有座位。

趙德昭以監國的身份管理天下。於公,監國應當禮賢下士,對待重臣要彬彬有禮,使其如沐春風;於私,趙普等人和趙匡胤情如同兄弟,監國趙德昭以父輩禮儀對待趙普,也是恰當。

所以趙普這個二郎腿甩得很有一絲範兒。

盧多遜不為所動,說道:“趙相說,吳越王錢淑歸降是遲早之事,臣有一個想法,大宋開國這麼多年了,吳越王錢淑到底想不想歸降?”

趙德昭放下茶杯,問道:“參知政事為何有此一問?吳越和大宋之間早有國書往來,也多次提到歸降之事。如此板上釘釘之事,應該不會有做他想吧。”

盧多遜拱手道:“隻要沒有真正歸降,所有國書都有可能是一紙空文。監國請看北漢,北漢現在被一舉滅國,劉繼元固然很是後悔,另一個後悔的應該是契丹耶律賢,如果契丹軍隊進駐北漢,占據太原,監國認為我軍能否如此快速攻下。”

趙普聽到盧多遜的話,慢慢坐的端正了起來,正在思考這個政敵的言論。雖然不順耳,不過倒還有一些道理。

趙德昭也正色道:“盧相,請繼續說。”

盧多遜道:“臣以為,吳越王錢淑一直不行歸降之事,是在觀望、或者在等待機會。”

趙普忍不住道:“盧相,此話怎講。”

盧多遜道:“我大南唐後,吳越王錢淑的歸降折子是不是比平常要多很多?”

趙普想了想政事堂處理的公務,道:“盧相所說,這倒是確有其事。”

盧多遜道:“每一次大宋攻滅他國,吳越王奏折就多,但是大宋曾經數次和契丹交戰,一旦失利後,吳越王的折子還有幾個?”

趙普沉吟不語,趙德昭雖然現在是監國,但是平常也有實職,也是知道這個情況的,吳越王錢淑確實在大宋失利的時候,遞交的折子少了很多。

趙德昭問道:“依盧相之意,應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