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美的督戰之下,宋軍再一次對固安城的城牆發起了衝鋒。看著蜂擁而來的宋軍,韓匡嗣和蕭防好整以暇的在城頭觀戰。
潘美是文臣,雖然多履武職,但是這恰好是大宋開國以來重文輕武的國策體現,大宋開國後鑒於唐末五代藩鎮之弊,杯酒釋兵權,削弱統兵大將權力,曹彬潘美一眾樞密院高官都是文臣,武將能夠做到的節度使一職在石守信、王審言等人後,已經成為虛職。所以就算李漢瓊這樣的勇將勇冠三軍,也不得不受到曹彬節製,文武之別莫大於宋。
於是,潘美就做不到李漢瓊那樣全裝甲胄得帶著一眾士兵衝鋒陷陣的舉動,不過為了鼓舞士氣,潘美親自站上了軍中的鼓架,為衝陣的士兵們擂鼓助威。
宋軍這些年一直打勝仗,後蜀南唐北漢,一個一個的割據政權被宋軍平定,所以這一戰,宋軍是打得氣勢如虹,勇不可當。
可惜潮水一般的宋軍遇上的是韓匡嗣。
韓家本是中原望族,在唐末五代之時因為中原戰亂遷徙到了契丹,得到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重用。所以韓家領兵的幾位子弟都精通漢人兵法以及中原守城之術。
宋軍在潘美的鼓舞下,已經接近城牆的三百步了。
韓匡嗣身旁都虞侯令旗一揮,站在城牆後的契丹弓箭手,弓開滿月,箭矢斜斜的指向天空,都虞侯再一次揮動令旗的時候,箭如流星。
斜拋的弓箭比直射的弓矢更遠,加上城牆的加成,直射一百多步的角弓,可以將箭矢拋射到兩百多步的距離。而且,從天而降的箭雨,更容易穿透宋軍的衣甲。更有利的是,遠離垛口拋射的弓箭手,不會被宋軍的床子弩直接威脅。
在戰前,韓匡嗣就已經命人在城下大概的位置做好了標記,三百步,兩百五十步,兩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都有標記。不同標記也對應城中弓箭部隊的拋射角度,宋軍在兩百五十步左右射出第一波箭雨,每個五十步,都虞侯發出一次齊射的指令,在此情況下,大量的宋軍必須依靠盾牌藏身,大大遲滯了宋軍的進攻節奏。
等到宋軍辛苦的避開箭雨靠近城牆的時候,城頭上大量的滾木礌石投擲下來,過了滾木礌石這一關,貼近城牆的宋軍,又會遇到城頭上丟下的火把,草堆,甚至金汁。
所以每一次宋軍的進攻,衝陣的宋軍最多到城牆的位置,便已經精疲力竭。
就算有一兩家雲梯搭起來,依然無濟於事。
蕭防在城頭上看著韓匡嗣的軍隊守城,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燕王,你的部屬將這固安守得鐵桶一般,委實厲害。”蕭防看著宋軍又一次铩羽而回,心中感歎道。
韓匡嗣笑道:“蕭將軍過獎了,這個隻是按部就班而已,將軍部下來守,也是一樣。”
蕭防說道:“燕王不用太過謙虛,這守城之法,看起來簡簡單單,但是其中很多門道,比如都虞侯何時下令射箭才是最好的機會,城頭的滾木礌石如何布置既可以保證殺傷,還不影響城頭守軍的行動。一般人可是學不來。”
韓匡嗣哈哈一笑,招手叫過來一名伍長,指著城下幾名受傷而沒有來得及退回宋軍本陣的士兵道:“你們坐著籮筐下去,將這幾人生擒回來,我要問事。”
劉振是潘美麾下小旗官,去年跟隨曹彬潘美滅南唐有了功勳升到現在這個職務,而且也得到了大量的獎賞。去年冬回家後,家中老娘就給劉振說了一房媳婦,白白淨淨的一個大姑娘,過年不久郎中就說媳婦有喜了,本想著以後在家種田的劉振,聽人說以後孩子花銷很大,如果要請先生進學,束脩和書本都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這一次北伐,劉振托了關係,繼續跟著潘太傅,一路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