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第二百三十九章 南顧(1 / 2)

現在潘美對固安城也是保持了持續進攻的勢頭,而韓匡嗣沒有完全的死守城樓。固安城側翼,韓匡嗣很多時候都準備有一直騎兵,在宋軍步兵衝陣的時候,待機而動。

固安城頭比太原,雁門這樣的雄城雄關還是低矮很多,如果小規模的宋軍攻城,隻是憑借城頭的士兵,加上投石,火把,金汁等器械,倒還可以應付;但是如果宋軍真的大軍壓上,投石機對攻,在加上望樓,敵樓等,城頭契丹軍就應付得很是艱難。

在幾次險情過後,韓匡嗣從耶律齊手中要的騎兵就擺在了固安的東西側,一旦宋軍大舉進攻,騎兵立時殺出,主要任務是破壞宋軍的敵樓,望樓,順帶消滅些衝陣的宋軍步兵。

不過如此下來,契丹軍的傷亡開始大量出現了。

宋軍在軍陣中有床子弩,這是韓匡嗣和耶律賢都知道的事情,要麼犧牲部分騎兵,在床子弩的殺傷之下,破壞宋軍攻城器械,要麼繼續龜縮在城裏,等著宋軍慢慢敲開這個蛋殼。

這是陽謀,太傅潘美,也並非是易與之輩。

這樣下來,固安城下,就出現了一個雙方都默許的景象。

大戰結束後,穿著玄甲的宋軍士兵,打著一麵白旗,和穿著皮袍也打著白旗的契丹士兵在固安城下自顧自的尋找受傷的同袍,先帶受傷的,趕著回去醫治,再帶戰死的,就算是燒成一抔灰,也總得葉落歸根。

這樣打著白旗的小軍隊,雙方的弩箭投石機都視而不見,就算站的再近,也不會發動攻擊。

魏羽站在城頭,正好看到這一番景象,畢竟停戰後用短暫的時間救人,這不是隨時可以看得到的。魏羽眼光略略一掃,就猜了一個不離十,於是一個想法,冒上心頭。

正在看著雙方的白旗小隊在城頭下幹活,魏羽看著宋軍的玄甲,心中思緒複雜,但是因為有衛士在側,不敢表露,隻是扭過了頭。

城裏麵,契丹軍士們發出一聲鼓噪,開心不已。

隻見士兵們中間一個契丹小旗官在說著什麼,遠遠的聽不清楚,但是魏羽看著身旁的兩個衛士也是十分高興。

“什麼事情?下麵這麼高興。”魏羽將看到宋軍眼中那一抹失落掩蓋好,問道。

“回長史的話,今日發餉。一會兒我們下去也可以領到餉銀了。”

契丹製度和宋製不一樣,宋國軍餉又叫做月錢月例,每個月基本上就是那幾日發放,平日裏除非有重賞才會分錢,但是契丹餉銀時間不固定,就魏羽砍來這餉銀發放就像打草穀,運氣好,發幾個,然後很長時間顆粒無收,過段時間再發幾個。

所以,一旦契丹軍中發餉銀,契丹士兵是十分高興的。

看著魏羽發呆,旁邊一個衛士說道:“大人的餉銀應該也要發下來了吧。肯定比我們多很多。”

長史在大宋和契丹都已經是正式的官身了,雖然品級不高,但絕非一般的吏員可以比擬。

旁邊稍微老成一點的衛士說道:“長史餉銀一般是我們的三杯發放,都虞侯,將軍更高。”

“三倍是多少?”魏羽聽見兩人交談,對這個問題開始產生興趣。

聽到魏羽問話,這士兵說道:”大人,一般算下來,部族軍一個月大概可以有七百個錢的餉銀,如果愛你敢吃發餉銀時間差距兩個月了,大概就發一千四百錢,王帳軍好一點,算下來一個月大概一千錢,但是吏員就比王帳軍多三四百錢,而大人是長史,每個月大概可以發到兩千個錢。

“哦,原來如此。”魏羽隨口答道。

契丹物價,用米糧為例,因為長途運輸等原因,本就高於大宋。加上今年的白災,糧食價格進一步上漲,這兩千錢的購買力,估計也就大宋一千五百錢左右,這還是魏羽大著膽子猜測的結果。而大宋一兩銀子,大概可以折算七百文到一千文錢,這樣算來,魏羽在契丹軍中跑來跑去,還要冒著風雪打業務麻將,還要吃自己不是特別習慣的饢和羊頭湯,這樣子一個月,就相當於一瓶禦用星耀香水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