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蕭燕燕在析津府下達著決戰前的一條條命令。
但是真正要發起契丹的全麵進攻,蕭燕燕還得等到南院北院大王一起,細細商議才更為妥當。
不過,宋國潘美這邊,趁著固安城中人心浮動,發起了進攻。
潘美麾下的宋軍禁軍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全軍出動,提刀執盾,黑壓壓的衝向了固安城。
在衝鋒過程中,潘美命令所有投石機,床子弩往前壓,幾乎成了和契丹投石機對射的局麵。
兩軍還未接戰,但是一時之間,空中巨石掠過,如同流星。間或有投石車被對方砸中,操作投石車的士兵發出一陣慘叫,而衝城的宋軍禁軍們,呐喊著,既是給自己壯膽,又是提升著士氣,奮力往前。
整個戰場上,隻有懸吊在空中的韓匡嗣,默然無聲。
城下的宋軍距離管城頭越來越近,城頭上的契丹士兵,麵目都依稀可見了。
這個距離是兩百步。
“簌簌簌簌。”不停地箭矢破空的聲音傳來,禁軍們躬身,將大盾舉在頭頂。
除了確實是運氣很差的幾個倒黴蛋之外,大多是契丹士兵為了求得射程而拋射出的弓箭,並沒有什麼準頭,隻在宋軍的大盾上,射得奪奪直響。
宋軍衝鋒的鋒矢是一名年輕的將領,這名將領手舉著大盾,腳下不停,帶著身旁的宋軍全力衝刺。
正是潘維正。
潘維正穿著尋常宋軍穿的玄甲,兜鍪都是一模一樣,隻有身邊的親軍能把他和尋常士兵分開。
穿著士兵衣甲衝城是宋軍的傳統,是為了避免被守城軍隊集火攻擊。
畢竟,全軍敢於冒著敵軍各種箭矢投石衝鋒,偏偏運氣極好,武藝也極高的瘋子,隻有李漢瓊一人。
禁軍們出發的時候就知道潘小將軍在陣中和自己一起衝鋒,大受鼓舞。
潘美為了拿城,也壓上了所有的籌碼。
他懷中還有皇上趙匡胤的旨意:“不惜代價,進攻固安。如果契丹軍被你吸引在固安附近,朕將全軍出動,直搗析津府。”
皇上手中握著的數十萬軍隊,這是潘美最大的底牌和依仗。
固安城頭,除了尋常士兵之外,隻有幾名都虞侯是最高的現場指揮官。
幾名都虞侯都沒有單獨指揮守城的經驗,不過還好,憑借著之前韓匡嗣教給士兵們的守城之術,投石,箭矢,滾木礌石,金汁,點燃的柴草等,逐次使用,再加上士兵們因為韓匡嗣被偷襲而死的一股血勇之氣支持。宋軍發現,今日攻城的難度竟然不亞於韓匡嗣在城頭指揮的時候。
潘美在大營也遠遠的看到了,但是他必須讓宋軍衝上去,一則是避免契丹援軍的到來,第二是,潘美長於軍爭,心中自然知道這股血勇之氣。
隻可以一而再,不可以再而三!
一旦血勇之氣消磨殆盡,取固安城,如同探囊取物。
潘維正衝到城下了,後續的宋軍雲梯搭了上去,城頭上伸出幾隻大木杆準備將雲梯叉開,但是沒有成功,知道雲梯頂端的鐵勾,穩穩的搭在了城頭上。
“衝啊,隨我上!”潘維正舉著大盾,手裏一把樸刀,第一個登上雲梯。
兩旁的契丹弓箭手從斜刺裏射來羽箭,潘維正盡量讓自己攀爬的時候,腿不要伸出太長,以免被弓箭射到。
衝了幾步後,正麵的城牆垛口上,契丹士兵舉起十多斤大小的石頭,當頭砸下。
潘維正斜舉著盾牌,硬頂了一擊,石頭在擦過他的短片表麵後,往城下落去。
再衝幾步,閉住呼吸。
金汁,石灰這些東西來了。
陣後的宋軍床子弩發威,將城頭上真準備傾倒石灰的一名契丹士兵射死,巨大的弩箭就像一隻鐵鏟,將契丹士兵的頭顱射得粉碎。白色的石灰在城頭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