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牙一死,雁門關三軍致哀。
林牙是信奉薩滿教的,認為人死後要通過烈火,才可以淨化肉體升入長生天。
所以一個巨大的柴台子搭了起來,林牙的屍體被放在了上麵,因為失血過多而顯得蒼白的臉頰,對著向往的長空,雙目緊閉,手指微微鬆開。
除了必須要觀察宋軍的契丹士兵之外,其餘的契丹士兵都圍著林牙火化的高台,搭建高台花了士兵們一個多時辰的時間,此刻早已經過了飯點。
站在高台之前,主持著這一切的是現在雁門關的最高長官思利。
看著平躺在柴草中的林牙,思利心中百感交集。
林牙是一個很負責也很聰明的同僚,在最後的時刻,把責任自己扛了過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寒風中,高台旁邊的契丹牧民們麵容枯槁。
思利身旁的親衛小聲對思利說道:“將軍,士兵們吃了飯了,牧民中除了小孩子和部分女眷吃了一些飯之外,其餘牧民都拒絕吃飯。”看了一眼天空中的雪花,親衛繼續道:“這個天氣,他們昨天才吃兩頓,道現在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再不吃飯,怕會餓死冷死。”
思利心中複雜,林牙用自己的命和這些牧民做了一個交代,大多數牧民們也用絕食,做出了他們對雁門關契丹軍隊最決絕的支持。
思利沒辦法改變什麼,也不想改變什麼。
親衛見到將軍不言語,也知道了將軍的態度,隻好緩緩退下。
林牙火化的第一支火把是有思利丟下去的,火焰升騰中,眾軍士們看著煙塵飛舞,林亞德音容笑貌宛如在煙火中浮現,士兵們隻聽得一聲厲喝:“肅靜,送林牙將軍。”
緊接著,雁門關城頭上的鼓聲敲響,咚咚咚咚,每一聲仿佛都敲打著契丹士兵們的心髒。
大宋軍製,進軍擊鼓,退兵鳴金。
雁門關一直在曹彬李漢瓊的圍攻之下,久不聞進軍鼓了。
鼓聲悲愴,聲穿數裏。
關外的曹彬李漢瓊聽到聲音後,迷惑不解。
“這契丹人要做什麼?難不成要反攻?”曹彬和李漢瓊隻知道三日後決戰之事,但是不知道的是黨進這隻小小的千人隊已經把契丹西京道掏空了。
為穩妥起見,準備攻城的李漢瓊撤了回來,同時,床子弩的弩車,隱隱瞄向了雁門關大門的方向。
關內的黨進等人實際上離著雁門關也不遠,除了斥候隊伍放得很勤之外,黨進一直將軍隊在雁門關不遠處遊弋,找到那些靠近雁門關的部落,擊敗他們。如果部落太遠,那麼失去帳篷的契丹人到不了雁門關就會死,黨進也不是好殺之人,衛士沒有必要去為難這些人。
所以今天一整天還沒有怎麼看到合適的部落,來騷擾雁門關。
林牙勤德最終在火焰中化成了一抔土和幾塊骨頭,思利親自上前將骨灰收拾到一個壇子裏麵。放回了中軍帳。
爾後,在中軍帳內,思利召開了一次緊急的軍事會議。
“諸位,想必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一次雁門關的危機,作為雁門關的主將,我願意和林牙將軍,諸位一道,群策群力。現在,有沒有哪位將官有好的意見,大家一起探討。”
話音剛落,契丹雁門關行軍長史說道:“將軍,軍中缺糧已久,今日開始牧民不怎麼消耗糧食。”說道此處,長史哽咽了一下,他是親眼看著一個一個牧民倒閉在風雪中,死前臉上還帶著詭異的笑容,這是凍死的明顯特征。
長史繼續說道:“算上軍中餘糧,用最低標準供應,軍中軍糧應該隻夠兩天。屬下之前在想,如果我們殺馬,會不會堅持更久一點。”
“說什麼呢?死也不能殺馬!”
“將軍不可!”
“出些什麼餿主意!”
長史話音未落,一大群將領反對。
思利心中想到,長史所說隻法,自己和林牙何曾沒有想過,馬的消耗大,為了保證戰力,草料裏麵往往要加豆子,隻要沒有這幾千匹馬,生下來的豆子都可以夠士兵們兩日的糧秣消耗。更不要說殺了馬,馬肉雖然酸,但是在沒有吃的情況下,這可是上好的軍糧。如果殺一些馬,再多堅持幾日,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