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第三百零八章 驚天 十三(1 / 2)

大宋行軍之製,一旦軍隊在外過夜,必須駐軍。

駐軍之法有兩種,

第一是短駐。如果短駐,那麼紮營一般用的是車營,將隨軍運送輜重的牛車馬車頭尾相接,連成圓環,中間留出東南西北四個出口,出口處往往搭建簡單的箭塔以供瞭望和警戒;車營內再安置士兵用的帳篷。

這種紮營的好處是方便,簡易,可以隨時駐紮隨時拔營;但是車營的弱點也很明顯,一旦車隊圓環被攻破,軍營之內幾乎沒有其餘的防禦措施。

如果軍隊長期駐紮,那就是常駐。常駐紮營的方法就很多了。

其一叫做木棚營,在軍營四周,用巨大的木樁打入地下,而這些木樁密密麻麻排列起來,構成木牆。

木牆之外,挖掘很深的壕溝,放上鹿柴和蒺藜防止敵軍騎兵衝營,木牆裏麵,內側有供人巡邏的走道,環繞著木牆,每一百步都設置一座箭樓,箭樓放置火把,用作照明和防止敵軍夜襲。

木牆裏麵便是士兵們的帳篷,帳篷的排行在魏羽的提議之下得到進一步改良。

其二叫做掘壕營,掘壕營主要用在木料不多的區域,用挖掘的壕溝作為營房的防禦。

壕溝四邊搭設四座浮橋,作為己方士兵通行的通道。壕溝內,用竹木削尖,並且用炭火將尖端烤硬,倒插在土內,防止敵軍衝營。

其三就是築城法了,這種方式就是在常駐之地,用土石磚等按照城牆的修築標準修築軍士要塞,但是這種泰國一耗時耗力,而且敵軍往往會不計代價毀掉這樣的軍城。

此次圍困析津府,趙匡胤和潘美等人商量後覺得,圍攻析津府應該續速戰速決,不能在堅城之下屯兵太久,所以,田重進軍並沒有按照昂貴的築城法安排軍營,而是將木棚營和壕溝營結合了起來。

在麵對著析津府的一側,田重進指揮民夫,挖了一個深三米,寬五米的壕溝,在壕溝的一側豎起了木棚柵欄,正麵還增加設了鹿柴拒馬,在木棚上,安排著床子弩,寒光閃閃的箭矢,指向了契丹析津府的方向。

整整一天一夜,八萬步兵的營房終於安排妥當,而楊業的騎兵也遠遠的遊弋在軍陣附近,防止契丹騎兵對還沒有安排好的營房進行衝擊。

田重進提心吊膽了一整天,終於這懸吊起來的心髒,在士兵們完成紮營後,稍稍放鬆了些。

由於隨軍需要帶大量武器軍資,所以田重進軍糧食隻夠三日了,在中軍帳中,田重進就著牛油蠟燭,給已經離開霸州北上的皇上禦帳上了一個折子。

“請糧!”

而此時的禦帳中,趙匡胤看著耍無賴的羅玉川,哭笑不得。

羅玉川完成拋屍任務後,一離開析津府契丹軍的直接威脅,便安排了投石機帶隊校尉將這一夥民夫和投石機帶回霸州駐地。

按照羽皇子的囑咐,所有民夫和投石機必須測底消毒。

民夫們好辦,消毒就是在霸州城內,火頭軍們燒開了大鍋大鍋的熱水,監督者民夫們用熱水和皂角,徹徹底底的洗了一個澡,原來的衣服一把火燒了,民夫們換上新的衣服,在霸州的空營地內呆上三天,什麼都不用做,三天過後沒有症狀的再歸隊到析津府西的宋軍大營。

民夫們對這樣的安排肯定是十分歡迎的,關鍵是這三天好吃好喝伺候著,還可以拿到餉銀。

哪兒有這樣的好事。

而拋下了民工們的羅玉川,帶著騎兵趟就跑到了正在北上的禦營,因為騎兵們沒有太近距離長時間的接觸屍體,所以隻是被軍中醫官逼著好好洗了一個澡,便又隨軍而上。

而羅玉川在軍中串來串去幾次後,發現自己最感興趣的兩種大殺器,都在大將作的營房,而大將作的營房必須要皇上或者羽皇子的手令才可以進去,羅玉川想了想,貌似和羽皇子不是很熟悉,還是找皇上靠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