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因為平時沒有賺銀錢的機會,一年到頭就是賣糧食賺點銀錢,可交了糧稅之後,剩下的糧食還得換成粗糧才能夠一家子嚼用的,有些人家糧食不夠嚼用,就得多吃野菜,一年到頭都是餓著肚子麵黃肌瘦的,哪家要是能吃飽飯,哪怕是粗糧,那也是極少數的人家,更別說賺錢。
所以就算是三五個大錢,也有不少人搶破頭。
但這事兒李瑤柱早就說了,老大心中也有數,馬上喊了裏正、張世族長和幾個德高望重的族老來商量這個事兒,於是李家就更熱鬧了。
想著自己手藝不錯,能接活的,就熱絡起來,也有單純打聽消息的,想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好早做準備。
反正是熱鬧了大半個晚上,老大他們把人選都商量好了,這才都歇下。
可等老三回屋,張氏一問,在縣城都幹了什麼,等老三說完,張氏就擰他腰上的軟肉。
“明天你別去幹活,隻當管事。”張氏冷聲道,“你要是能當了這個管事,那你的差事就有,否則人家憑什麼給你差事。”
“我就是名義上當個管事。”老三嘟噥道。
“你沒有本事,就是給你差事,你能當的了嗎?”張氏語氣十分鄙夷。
別看她平時不聲不響的,那是因為老李家先前沒什麼事,就算是下地幹活也沒多少活幹,家裏小子多,且輪不到婦人動手,下地就是去一趟而已,且張氏自認為家裏有個表哥是個吏官,那十五杆子打下來也算是官宦人家,她心底裏是十分瞧不上泥腿子出身的老三的。
老三不識字,平時上麵有大哥,就算是二哥,人家也識字,都比老三強。張氏是一萬個不喜歡他,隻是當時李老頭去張家也不知道怎麼跟她爹娘說的,爹娘鐵了心要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也隻能嫁。
好不容易熬到現在,眼瞅著老三有出息的機會,張氏那是一百個上心。
“小老大怎麼有那麼好的活?你也不看看晚上他在正房,多少人都得聽他的。那樣的就算不是管事,那也比你這個管事強。”
“小老大識字。”老三就道。
“你不識字,就不能想想別的法子?我不管,你總得有本事才行,要不然差事給你你也拿不住。”屋裏黑燈瞎火的,張氏也沒看到老三的臉色,隻給他出主意,“明天你去跟老八說,叫四弟妹那邊的大哥也去,到時候叫他給你幫忙,你們兩個好歹有個照應。”
“你這話說的,老八在那裏,是我親弟弟,我們就不能照應了?”老三覺得張氏說話不好聽。
張氏也氣,就說:“親兄弟還明算賬。你怎麼不看看,老大、小老大一趟趟的去,就是老二也長了臉麵。各自都有各自的打算,你現在不打算,以後怎麼辦?”
一通話說了許久,老三就是不同意。
最後張氏直接道:“我明天回一趟娘家,把這個事兒給說定了。你不為我著想,也為老李家著想。老八在外麵那麼折騰,村裏人一趟一趟的去,到時候招了誰不快,萬一鬧到衙門去,咱們好歹能幫上忙。”
“這幾年下麵的弟弟也都長大了,都得說媳婦成親,到時候都是事兒,你這個當哥哥的一事無成到底能幫上什麼忙。”
兩口子說的很不愉快,第二天天不亮張氏就出門了。
老三心裏鬱悶,知道這事兒怕是還有周氏摻和,隻是周氏懷著身子,老四一直在家裏守著就是怕周氏再鬧,他也不好過去叫老四兩口子不愉快,就一直鬱悶著到了縣城。
那邊李瑤柱和老大、小老大鬧哄哄的去了糧鋪,老三也沒跟著去,隻站在邊上看大家幹活,一臉的不愉快。
這會子李瑤柱問了,老三想了想,到底是一點都沒瞞著,全說了。
“明天你先別回去,我叫老大回去跟大嫂說,問問四嫂有什麼想法沒。她那個大哥幹什麼都行,卻不能來咱們家摻和,有七郎跟著跑腿就夠了,她要是真惦記著周家,就叫七郎跟著我學本事,本事學到手是一輩子受益,以後周家必然窮不了。”李瑤柱想了想說,“至於三嫂,管事的事兒先不著急,左右得咱們這趟活幹完才有結果,我這些日子先幫著打聽著,這到底是縣城,一塊磚頭砸下來砸不到個把官吏,那十塊八塊磚頭砸下來總有……”
這話是壓低聲音說的,隻老三聽到了,他心裏就不由得想,張氏總叫他做做不到的事情,老八卻從沒這麼要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