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30章 真假千金(2 / 2)

鬱錦音在研究院裏,除了吃飯就是埋頭畫設計紙。

三萬個小類別項目工程全都出自她的手。

其中單單一個[暗量子-亞硝酸鹽]的小類別就需要她畫出幾百張圖紙,列出幾千張推演公式,製作出數學模型後,才能轉交工廠,開工生產出零器件。

別忘了,除此之外,還有三萬個項目組。

如果這麼說,還是不明確的話,可以將她的工作量和偉大的鄧先生所做的原子彈數學模型做個對比。

鄧先生當年運算一次就要用一個多月,為了矯正運算結果,總共日夜顛倒運算九次,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用掉的草稿紙一直堆到天花板——

在那個年代裏,研究一顆原子彈,所需要的紙質知識儲備,大約有六層樓那麼高。

而現在郭嘉為了保存鬱錦音完成的設計紙張,專門開辟出整整“十棟樓”來分別儲存各個小組所需要的設計圖紙!!!

這一點也不誇張。

三萬個項目組,其中的一個項目組的圖鬱錦音就要畫一個月。

因為鬱錦音設計的東西是全新的,超出這個時代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頂尖科技產物。

短短時間內她用廢掉的筆都有一卡車。

用同事們感慨的話來做比喻——咱們這個時代的所有電腦加起來,都趕不上宋總工一個人的大腦轉得快!!!

你還在用電腦輸入數據,她就已經出了數字模型,而且是用手一筆一筆畫得數字模型……極其精細!

注解詳細!

下方附帶各種切麵、斜麵微視圖!

讓同為研究院的同事們就含淚差跪地感慨了-

她畫完這些,口頭算兩三遍,在大腦裏推演完,基本就確定可執行了。

而與此同時,工廠內的工人24小時倒班,不停地上產設備需要的各種零件和材料。

即便是原材料組,為了達到宋錦音要求的材質各種屬性,譬如抗熱性能、延展性能等,更是耗費無數次心血。

鬱錦音甚至經常見這個小組的人開會加班到淩晨三點鍾,就是為了達到她要求的精確到小數點一千多位後的屬性數值。

而總裝和分裝組也遇到不少難題。

鬱錦音造就的陸用淨化站,組裝起來後會非常巨大,重量堪比十幾座大山加起來的重量,金字塔在它的重量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郭嘉開辟的地下工廠內,分開來用於組裝這台淨化站的工人是所有組別中體力最辛苦的,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許多超級起重機都是按照鬱錦音給的圖紙現造,但因為操作不熟練,也出過很多狀況,為了保證工人的安全,郭嘉直接調動特情部的全部人員進入這個小組幫忙對接。

就連塗辛都穿著工裝,一天24小時住在工地裏。

哪裏有困難,哪裏有危險,但凡他預知到的,他就第一個頂上去,把出問題的狀況指出來,親自去對接一些機器精密的接口。

這些接口的危險程度可以這麼說,靠得太近,整個人會被啟動中的機器齒輪卡進去,連肉末都不會剩下!!

靠得太遠,或者隊友們互相配合不好,序列密碼全部對錯了,就要去鬱錦音所在的龍頭辦公室裏要所在小組的“心髒”,也就是小單元的控製室,連上“分部心髒”,再輸入總機解體程序,才能分開!!

塗辛再一次安裝失敗了,灰頭土臉的來到鬱錦音辦公室。

跟著鬱錦音一起到第三小組的分控室,啟動分控室的備用“分控台”一群人坐電梯下到地下,對著兩台機器的殘肢輸入校驗碼,解體後,再重新裝所有的零部件。

這時,一個大約是三小組負責指揮安裝對接的小姑娘,忍不住了,抱怨道:“宋總工,為什麼要弄得這麼麻煩?哪個地方裝錯了哪個地方單獨拆解不行嗎?這還沒啟動呢,啟動後要維修哪裏,豈不是全部拆開才能修啦?”

這多耗費人力啊?

然後又心疼地看了一眼整天泡在工部,全身上下都灰撲撲、汗水直冒的塗辛,塗辛正在觀看鬱錦音手下的工作人員講解安裝的要點。

根本沒注意到小姑娘有些愛慕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