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 第21章(2 / 2)

斜坡底部,是一個跳台式的結構。跳台下方則是十來米處是一個鼓起的大氣墊,充氣機正“嗡嗡”地給它充著氣。

大家通過一側的樓梯,攀爬到了頂端。

u型場地技巧的主管教練鄒利開始為大家介紹:“這個設備,我們一般叫做大氣墊,也有叫大氣球的……嗯,稱呼不重要!”

它主要模擬的是大跳台項目。大跳台是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均有的項目,因為衝刺距離和跳台高度遠超過坡麵障礙技巧中的任意一個跳台,十分的刺激,所以備受觀眾青睞。

這一條斜坡,是用特種材料鋪設而成,無論是柔軟度,還是摩擦係數,都十分接近雪坡。一般是在夏天時模擬訓練用的。

而出於推廣滑雪項目的需要,國際雪聯和華國雪協還會用這種設施,來開展一種叫做“滑旱雪”的運動,類似於滑冰和滑旱冰的關係,甚至有專門的比賽。

而斜坡末端跳台的下方,也會有不同的設置。像眼前這個訓練用的是大氣墊,能夠有效保護運動員。

而除此之外,還可以完全仿照比賽賽道,設置成緩坡等地形。或者幹脆在下麵放個水池,讓運動員直接掉進去,洗個涼水澡。

據說後一項還挺受歡迎。無論是運動員本身,還是觀眾。

“好了,話不多說,大家按照平時的順序,開始排隊使用訓練吧!”鄒利介紹完,將場地交給大家。

首先上場的,是u型場地技巧的幾名選訓隊員。他們基本上都是和坡麵障礙技巧的隊員們一同訓練。

事實上,職業競技中,有不少運動員是兼著這兩個項目,還有大跳台項目的。

之所以特意分隊,一則是方便教練管理,一則也是出於培育優勢項目考慮。

然而,雲夢省組建的這一隊u型場地技巧,完全沒能承擔起該有的王牌身份。至今沒有一個隊員能夠穩定完成720度轉體。

考慮到組隊不久,這其實能夠理解。但由國家隊下來的鄒利教練,見多了轉體1080度,甚至1260度的頂尖運動員,又有馮決、高森這兩個完成轉體900度的珠玉在前,這就讓他不太滿意了。

“聽說,鄒利正在挖高森去他隊裏?”張順用手肘頂了頂熊煜,小聲問道。

“是有這麼回事,還承諾幫高森運作國家隊選訓資格。不過高森沒有答應。”熊煜微微頷首,“不過我以前好歹也在國家隊掛過名,不好跟他硬頂,還要拜托張哥你關注一下!”

“這事整的。”張順不滿地吐槽,“有本事跑他東北老家挖角去啊,內卷算什麼本事?!”

熊煜搖搖頭:“他的壓力也大,u型場地技巧是我國單板滑雪的金字招牌,名氣也大。領導們都盯著這個,他帶不出高水平運動員,估計就要下課了。”

“這些領導也是亂彈琴!”張順吐槽,“一個新成立的省隊,也敢異想天開地朝王牌國家隊看齊,這不是開玩笑嗎?!”

“那不然呢?指望我們坡麵障礙技巧?領導們感覺更沒底呢!”熊煜開玩笑。

張順眉頭一振,示意熊煜向下看:“喏,這不還真得看我們嘛!”

而那邊,高森已經滑了下去,一個漂亮的麵轉1080度+前手抓後刃,然後重重地落在大氣墊上。又被氣墊彈起,反複兩次,才最終落定。

“漂亮!”兩人一起鼓掌。

高森後麵排著的,正是馮決。隻見他整齊穿戴著滑雪裝備,身上的滑雪服換成夏季款式。更加輕薄而有彈性,也能為運動員提供不錯的防護。

他跳了幾下,來到了斜坡邊緣,腳下微微用力,感受了一下場地。

“嗯,受力方麵跟雪上差不多,但滑雪板壓過的地方,不會跟雪上一樣,形成更緊密的結構,也不會化水成冰,滑行時需要注意!”

他這麼想著,輕輕一跳,上了斜坡。重心微微下移,在重力的作用下,流暢地向下滑去。

拋開跳台高度和氣墊厚度,這個斜坡也有些大幾十米的落差,整條斜坡更是有一百多米長。

從上方滑落的一瞬間,“呼呼”的風聲在馮決耳邊響起。戶外高空強大的風阻不著痕跡地影響著他的運動軌跡。

頭頂上方,夏日的陽光格外耀眼,哪怕佩戴了雪鏡,直視時也仍然有些刺眼。

在這一刻,馮決忽然明白,自己前麵的那幾個隊員,為何隻有高森一人實現了穩定發揮。而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失誤。

“但是,這又怎麼樣呢?”馮決這麼想著,胸中燃起了更加熾烈的激情。

陽光也好,大風也罷,這些不能擊敗我的,隻會讓我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