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十分鍾,在周秀容和孫總教練的陪同下,一個中等個子的中年男子走上了報告廳主席台,在正中間的位子坐下。兩位總教練分坐左右。
單板滑雪隊的總教練周秀容主持:“現在開始上課!今天我們請來了我國滑雪界的金哨,具有豐富國際比賽裁判執法經驗的何洪濤先生,大家鼓掌歡迎!”
於是滑雪隊的小夥子、大姑娘們紛紛給麵子地鼓起掌來。
何洪濤便在掌聲漸息的時候,開始了授課:“我應你們周總和孫總的邀請,主要是來跟你們講講,我們在做裁判工作時,怎麼給運動員的選手打分的。”
滑雪隊員們立時豎起了耳朵。馮決和高森更是拿出了自己的筆記本——這些經驗之談,可比自己在網上瞎找要靠譜得多。
“今天,我們主要講u型場地技巧、坡麵障礙技巧,以及大跳台,三個項目。”何洪濤敲了敲桌子,“不分自由式滑雪,還是單板滑雪。畢竟他們的場地都是通用的,雖然技術特點不一樣,但道理都是一樣的。”
他隨後開始提問:“有誰知道,u型場地技巧,是根據什麼打分嗎?”
一個女生舉起了手,馮決不太熟,應該是自由式滑雪那邊的:“騰空高度、動作難度、流暢性與美觀性。”
何洪濤接著問:“那坡麵障礙技巧呢?”
馮決一聽,這答案我知道啊,就邊舉手邊站起來了:“是根據騰空高度、動作難度、動作創新性、動作多樣性,以及完成度。”
他頓了頓,大膽開啟搶答模式:“大跳台比賽則是高度,遠度,空中技術難度,落地滑行姿態。”
“很好,請坐下!”何洪濤愣了愣,上下打量了一下馮決,又朝熊煜那邊瞟了一眼,才示意馮決落座。
何洪濤又將剛剛兩人講的這些評分要素複述了一遍,才提出關鍵問題:“三個項目,都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動作難度!但是,你們有誰知道,這個所謂的動作難度到底應該如何界定?我麵轉1080度,和背轉1080度,到底哪個難度更高?”
運動員們便在他的引導下,一齊思考起來。
這其實也是困擾馮決已久的問題。
像其他技巧類項目,比如競技體操,比如跳水,甚至自由式滑雪的空中技巧項目,都是有一個難度係數表的。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難度係數,甚至精確到了小數點後第三位。
而運動員的最終成績,要麼是難度分+完成分,要麼是完成分x難度係數。總之,是有理有據、有跡可循的。
但是今天重點關注的這三個項目,不僅不同動作的難度沒個準數,甚至同一個動作,不同的人做起來,哪怕完成度看起來差不多,都能打出相差很遠的分數來。
這就很讓人頭疼了!
何洪濤等大家都思索了一會兒,才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原因很簡單,它們都是由裁判印象打分的比賽項目!因為沒有具體評判標準,所以我們的主觀感受會占據主導地位。”
“比如剛剛站起來回答問題的高個兒小夥子,如果你和旁邊的這位,做同一個動作,有同樣的完成度。我肯定會給你更高的分數,因為技巧類項目,對你們這種大個子實在太不友好了!”
“哈哈哈……”滑雪隊的小夥子們不由得哄堂大笑。姑娘們也忍俊不禁。
隻有馮決自己沒笑。他想著,這是好事啊。自己啥都沒做呢,起步分就比人家高了。你們想笑就笑吧,反正實惠我得了。
何洪濤等大家都笑得差不多,這才繼續講解:“那麼,怎麼提高你在裁判那裏的印象分呢?靠兩點,一是加大難度,二是嚐試創新。”
難度沒什麼好說的。轉體1440度,肯定比轉體1260度要難。空翻兩周,肯定比空翻三周要簡單。單手抓板肯定不如雙手抓板,或者切換抓板。這是對自我的挑戰。
嚐試創新,則是因為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都是崇尚自我風格的運動。運動員掌握的技巧越多樣,在比賽中使用的花活越多,就越能博得裁判和觀眾的好感。
何洪濤結合自己的裁判經曆一一分析,講了快有一個小時,最後結束時才強調了一句:“當然,難度也好,創新也罷,關鍵還要記住一點,盡量不要失誤。”
說著,他站了起來,拿出簽字筆,在身後的白板上寫了幾行字:
一級失誤,單手扶雪,扣1至10分,
二級失誤,雙手扶雪,扣10至20分,
三級失誤,身體明顯觸雪,扣20至30分,
四級失誤,直接摔倒,扣30至40分。
最後,他敲了敲白板,警告:“以上,均為倒扣分。而除此之外,失誤本身還將大幅影響你的難度分,和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