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 吃擔擔麵(1 / 3)

裴靈萱自來喜歡新鮮玩意兒,衝過去,摸摸輪椅的扶手,大聲道:“哥哥是拿來給曉珠姐姐的吧!”

她童言無忌,就這樣大喇喇地說了出來。落在裴屹舟、曉珠、秦嬤嬤三個大人耳朵裏,卻引得他們心頭一震。

曉珠對裴屹舟的認知,還在好人、壞人之間兩頭拉扯,如今隻願離他越遠越好,聽著輪椅的咕嚕咕嚕聲,心亂如麻。

秦嬤嬤那廂如飲蜜糖:我就知道,少爺對曉珠不一般!定要讓他早日收用了她,嚐嚐女人的滋味,也早點娶了正妻,生下孩兒!

就連冬青這個半大小子,也覺出了一絲絲的不對勁兒。他家高傲冷肅的大人,何曾為哪個女子做過這些?

裴屹舟輕咳一聲,淡淡道:“你成日說冬青做飯不好吃,今日我在城裏遇上木匠賣輪椅,便買了回來。想著曉珠行動方便些,也好指點冬青做飯,免得你怨氣連天的。”

又對曉珠道:“你來試試?”

曉珠坐在藤椅上,發出蚊子一般的囁嚅聲:“多謝大人,我……我……”

她低著頭,不曾見到裴屹舟勾了勾唇角,隻聽他道:“你的腿還是不可亂動,多休息一下。待會兒讓秦嬤嬤攙一下,慢慢挪過來吧。”

接著,他便招呼了冬青,重往前麵衙門辦事去了。

裴靈萱大聲道:“哥哥,晚上早點兒回來,曉珠說做擔擔麵,你不知道,她做的飯可好吃了!”

“好。”那人腳步未停,卻撂下一個字。

看著那人遠去的背影,曉珠慢慢鬆了口氣。可她身後的秦嬤嬤,臉幾乎要笑成了一朵花兒。

曉珠一坐上輪椅,就很喜歡。

不止因為有了它,她行動自如,不必成日悶在屋子裏了,更因為,這椅子好似專為她設計似的,高度、寬度十分合適。雖是新做的,扶手上卻光光滑滑,被挫得一點兒毛刺兒也沒有。

晚飯時間,曉珠坐著輪椅去做飯,也十分方便。

擔擔麵起源於蜀地,最開始是挑在擔子上,走街串巷地賣,故有此名。冬青是北方人,會和麵、揉麵、切麵,做麵條的事兒就交給他了,曉珠重點要來做擔擔麵的肉臊和底湯。

選三肥七瘦的豬肉,切成末,下油鍋煸香,加入黃酒去腥。做擔擔麵肉臊的關鍵在於,要煸得久——將肥肉的油完全煸出,瘦肉煸得微糊,如此,才夠香、夠好吃。

擔擔麵的底湯講究“鹹、香、辣”,除了常規的蔥薑蒜末、陳醋、醬油之外,還有幾種特別的調料。

一是鹽菜,用鹽醃製過的青菜,用以增添鹹味兒;二是豬油和麻醬,從不同層次來増香;三是蜀地特製的辣椒油,用辣椒麵、花椒麵和白芝麻等煉製,又香又辣,極為開胃。

裴家沒有鹽菜,曉珠便多放了一勺辣椒油。

冬青的麵正煮了一半,曉珠又撒了一把萵筍葉進鍋裏,鮮嫩的碧色鋪在白色的麵湯裏,煞是好看。

待把它們一股腦兒撈到調好底湯的碗裏時,麵香、肉香、菜香充滿了整間廚房。麵條勁道、筍葉碧綠、肉臊焦黃、花生碎紅白相間,雖隻是小小的一碗麵,下裏巴人的小吃,竟也是色、香、味俱全。

一般人家,晚上單吃擔擔麵便也夠了,但曉珠是從沈府出來的,最是知道大戶人家的口味喜好——每種菜不能多,多了便膩,但菜式卻不能少,要葷素涼熱搭配好。她便又添了幾樣菜。

炒的肉臊,做麵的澆頭還有剩下的,便又和豇豆炒在一起,做了個爛肉豇豆。還泡了陳醋花生、拍了些清爽的黃瓜,燒了絲瓜蘑菇肉片兒湯。

菜全都擺上了院子裏的榆木桌子,曉珠和冬青兩個還在廚房裏收拾碗碟。冬青嘖嘖稱奇:“曉珠姐姐,怎麼明明是一樣的食材,我自己做的,和你讓我做的,味道差別竟這樣大?”

曉珠甜甜一笑:“這是我的本分,不是冬青哥兒的,若讓我去做你的事兒——幫大人破案子,那我怕是門兒也摸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