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西伯一書抵萬師(1 / 2)

崇侯虎本來就惱怒西伯侯按兵不動,坐觀成敗,今日二弟黑虎又被蘇護擒拿,心中更加不滿。

憤然道:“散大夫!大王有旨,命本帥、洪副帥和西伯侯三人共同統兵,征討叛逆。為何你家主公一直遲遲按兵不動,不尊大王旨意,違背君臣大義。今大夫此來,有何話說?”

散宜生連忙答道:“我家主公素來仁慈,曾言:’兵者,凶器也‘。君侯憂心因小事而勞民傷財,驚慌萬戶。為免百姓征租榷稅之擾,軍將披堅執銳之苦,故此我家主公特使卑職下一紙之書與蘇護,使蘇護進獻親女,各罷兵戈。如此一來不但以息烽煙,又不失同殿股肱之情。若蘇護依舊冥頑不靈,彼時大兵一至,除奸滅族,想來那時蘇護也無話可說。”

侯虎聽言冷笑道:“西伯侯倒是打得好算盤,自知違逆朝廷之罪,特用此語支吾,以求自釋。本帥先到此,損兵折將,惡戰數場。散大夫且去城內見那蘇護,本帥倒要看看區區一紙文書如何使那蘇護逆賊投降獻女。若是不成,看你家主公如何回旨,到時可少不得一個‘違避聖旨’的罪名。”

散宜生聞言後便拱手辭行出營,向那冀州城方向而去。

倒是洪錦在旁心中驚歎到姬昌不愧為開國八百載的大周文王。

姬昌讓崇侯虎先行冀州,自己借口回西岐備軍。

不過回去後壓根就沒有出兵的打算,原來老謀深算的姬昌借助精深的易算之術占卜出崇侯虎此行的勝敗。

姬昌深知庸碌的崇侯虎根本就不是蘇護的對手,別說五萬大軍,就算是十萬大軍也拿不下冀州。

等到雙方深陷僵局之時,崇侯虎大敗,自己選擇在合適的時間跳出來向蘇護訴說利弊,不但能撿個便宜獲取功勞與蘇護人情,還能殺殺侯虎與紂王的銳氣,一箭雙雕,真乃一代權謀大師。

不多時,散宜生騎馬來到冀州城門口,喊道:“城上的快報與你家主公,就說西伯侯差官前來下書拜見。”

城上士卒趕忙入城上報,此時蘇護正和崇黑虎飲酒相歡,得知後便說道:“姬伯乃西岐之賢人,速令開城,請來相見。”

散宜生隨傳令官入殿後,即向蘇護行禮。蘇護問道:“大夫此來,有何見教?”

散宜生答道:“卑職今奉西伯侯之命,前日君侯於午門題反詩,得罪天子。當即效命起兵問罪。但我家主公素知君侯忠義,故此按兵,未敢侵犯。今有文書上達君侯,還望君侯詳察賜行。”說完便將錦囊內書信獻與蘇護。

蘇護接書開拆後,信中大致意思是言明自己乃是商朝的臣子,有獻女為妃的義務。題反詩於午門,本就違君臣大義。獻女有三利:成為國戚,父女皆能享受榮華富貴;能保全宗廟,永鎮冀州;免除兵禍,不用打仗死人。不獻女兒有三大害處:官爵被剝奪;宗室不保,家破人亡;百姓遭殃。

蘇護看完,半響不言,隻是點頭,權衡信上的利弊之言。

散宜生見狀,說道:”君侯不必猶豫,大丈夫當舍小節,而全大義。若允之,則以一書而罷幹戈,既上從天命,中和諸侯,又能下免三軍之苦。此乃我家主公一片好意,君侯何故緘口不言?還請快快降下號令,以便施行!”

蘇護聞言,對崇黑虎道:“賢弟你來看一看,姬伯之言,實是有理。果是真心為國為民,乃仁義君子也!敢不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