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一百零一章 風雨飄搖(2 / 2)

山峰之間,有清流飛瀑懸掛,有怪石草木崢嶸,亦有雕梁畫棟之樓閣,仿若珠花般,點綴嵌連其中。

此處山峰因青竹叢生而有名,遂被人稱為為翠竹峰。

翠竹峰間,那些雕梁畫棟的樓閣,便是唐門駐地唐家堡,自從十年前離火派覆滅,如今的唐門已經是鄭國最強大的門派。

盡管如此,鄭國之人也並不喜歡唐門,至於原因,在距離唐門不足七百裏處的九亭便可找到答案。

自翠竹峰往北六百餘裏,便是光明大陸最大的河流浩河,浩河流過鄭國整個北部邊界,其間養活了鄭國邊界多個城鎮,而九亭城就是其中一個。

九亭城是一個中等城市,曾用名舊亭,隻因城中有九座古老的八角亭,除此之外九亭城並沒有特別之處,但從幾十年前開始,九亭城不再普通。

隻因九亭城的對麵,浩河的另一邊,有一座城市叫梅陽,幾十年前梅陽曾是鄭國的城市,但不到一天的時間,便徹底成了趙國的領土,原因就是當年鄭國雀火軍大將軍鐵元山突然失蹤,不僅梅陽丟失,鄭國國力更是一落千丈。

而在五年前,隨著鄭國國君歐陽天勝薨歿,苟延殘喘了數十年的鄭國再次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而駐守梅陽的趙國軍隊,也打起了浩河對岸的九亭主意。

鄭國邊界線那麼長,為何趙國當年會隻打梅陽呢?這要先從梅陽的地理位置說起。

梅陽與九亭之間的這段河道,是鄭國段最為狹窄之處,隻有幾十丈寬,一般的軍用船隻半個時辰就可穿河而過,而一些遠攻器械,也能隔岸而攻。

在數百年以前,河對岸,包括梅陽,還有一大片土地都屬鄭國領土,但後來隨著鄭國國力衰落,浩河對岸的領土逐漸脫離管控,趙國趁機便將除梅陽之外的所有鄭國領土占據。

而梅陽因三麵環山,一麵橫水,一直持續了幾百年,趙軍也未曾攻下,直到數十年前,鐵元山在兩軍交戰之際突然失蹤,趙國才輕鬆將其拿下。

自幾十年前成為趙國領土開始,梅陽便駐守了幾萬趙國兵士,丟失土地的鄭國,在雀火軍大敗後,便在河對岸的九亭重整旗鼓,欲要奪回梅陽,可中間發生過多次交火,鄭國也未成功收複失地,反而在幾十年間損失數萬兵士,雀火軍自此不再發動攻擊,對岸的梅陽也收起姿態,開始休養生息,發展民生。

直到五年前鄭國失去國君,又沒有新的國君繼承王位,這個光明大陸中間最弱的國家,瞬間陷入了四麵楚歌、風雨飄搖的境地,不但是北方的趙國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南方的布居國也突然發兵,占據了鄭國南方部分領土,期間還隱隱有東方宋國、西方曲由國的影子。

經過五年的戰鬥,如今梅陽駐紮著十幾萬趙軍,而九亭則隻有數萬名雀火軍還在奮力抵抗,本來這個時候,身為鄭國最大修行勢力的唐門,應該榮辱一體支援雀火軍,可五年之間,唐門除了最開始支援一批攻擊器械外,便再沒有絲毫物資與人員的支援,有其他小勢力的修士上門求援,唐門也將其拒之門外。

雖然唐門不再伸出援手,鄭國也不再有當年的實力,但麵臨國之興衰,雀火軍倒是餘勇猶在,將興亡之責化作一腔熱血,將趙軍阻在了浩河之岸。

除了雀火軍,亦有鄭國各方修行勢力以及民眾,自發投入到保衛家國的行列中去。

但鄭國已沒有國君,在這般情況下,鄭國人心中的這腔熱血也難以支撐很久,南部已經丟失部分領土,如果北方的九亭再次丟失,到時必定人心渙散,鄭國,這個在光明大陸存在了幾千的國家,也將不複存在。

但就在一個月前,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整個光明大陸,國君歐陽天勝流落民間多年的女兒歐陽雪靈已經回到雲都,並以嫡公主身份統攝大權。

得此消息,不但鄭國民眾心中振奮,更給那些守衛邊疆的雀火軍已經疲遝不已的身心,注入了一股能量和信心。

而這些消息,也被前往趙國天機門的趙雲,陸陸續續得知。

一日前,趙雲本想去唐門打探天赤丹的情況,誰知從文餘等人口中得知,如今的鄭國已經身處戰火之中,方青更試探詢問趙雲,是否願意派些人手去助那雀火軍,畢竟大家都是鄭國一員,若鄭國亡了,其他國家修行勢力定會毫不客氣的奴役或驅逐本國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