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75章 第 75 章(2 / 3)

“臣附議!”

“臣附議!”

……

就是當初清積欠的事,榮國府就得罪不少人,別看大家都知道賈赦上位的幾率極低,但拱火的人卻一點兒不少。

司徒礫聽著這一切未做表示,心中卻想起葉貴妃說的那句‘此事不用你提,自有人替你提’的話。母妃確然有先見之明,文武百官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若是掌握好了,皆可為我所用。

致和帝這一次直接點了名:“蘇卿以為誰任西海沿子節度使合適?”

若要說心裏話,蘇丞相自然是認為賈赦合適。就賈赦那智計百出的腦袋,走一看十的能力,還有可以幾十年如一日藏愚守拙的城府,若他去了西海沿子,別說從此西域不存在邊患問題,假以時日,甚至西海國都會並入朝廷領土。

但是致和帝容許賈赦得到西海沿子的兵權嗎?

不,決不允許。

朝廷和地方無時無刻不存在著製衡,邊關守將的派遣也極有門道。若是能力太強,皇家怕邊關山高皇帝遠,日益強大後威脅中央政權;畢竟史上便有個安祿山。若是邊關守將太弱,又會擔心守不住邊疆引發戰亂。所謂一張一弛,皆有講究。

難道致和帝做了幾十年皇帝,當真不知道南安王霍煥能力有限嗎?未必見得,但是霍煥便是有了不臣之心,也掀不起風浪。可是賈赦不是霍煥……

蘇丞相走出班列道:“回皇上,臣以為京營總兵侯孝廉兩年前亦有護駕之功,當時一直未曾升職;現在候將軍再立功績,雙重功勞在身,升任西海沿子節度使令人心服口服。”

瞧瞧人家一國丞相這話說的。蘇丞相自然不會說賈赦能力不行,賈赦能力可太行了;也不會說侯孝廉能力多強,侯孝廉的能力就擺在那裏,不說一點兒沒有,但是比之賈赦差了十萬八千裏。

人家直接說功勞。且不管這次司徒礡西征,又是帶大軍,又是帶兵符,一路皆可調兵遣將。就當時朝廷那清積欠、查貪腐、革宿弊的勁兒,本就國庫充裕,這一仗便是阿鬥去打估計都能旗開得勝。至少侯孝廉確然兩層功勞在身未曾升遷。論功行賞是百官信服的根本,隻從這個角度就事論事便是。

致和帝又問:“眾卿以為呢?”

那還要怎麼以為,自然是百官附議啊。

議定了西海沿子節度使的事,司徒礫走出班列道:“啟奏父皇,榮國公世子賈赦現已除服,兒臣以為賈世子的爵位也當定下來了。”

這倒是一件正事。

關鍵是這個時間節點巧啊。

剛才兵部尚書要給賈赦爭取西海沿子節度使一職,雖然沒成功,但是賈赦也有功未賞呢。侯孝廉兩重功績未賞,直接升了一地節度使,賈赦也是兩重功績未賞,暫時沒有職缺空出來,爵位應該給足吧?不然蘇丞相所言的論功行賞不就成笑話了麼?

可是偏偏這個時候致和帝不想給賈赦高的爵位了。

本朝立國之後,太|祖皇帝雖然給爵位給得極為大方,但是四王以下皆是降等襲爵。賈代善是唯一例外。

其中當然是因為賈代善的從龍之功,估計也少不了賈代善是致和帝幼時伴讀、玩伴的原因。

賈赦雖然是賈代善之子,但到底不是賈代善。這一年多以來,致和帝的身子越發差了,看那個時刻等著自己落氣,然後取而代之的太子也越發心緒複雜。而賈赦,是他的伴讀。

“皇兒此言有理,那皇兒覺得朕給恩侯一個什麼爵位合適?”致和帝問。

司徒礫道:“回父皇,兒臣覺得賈世子可按榮國公先例,襲公爵。”

公爵?昔日的八公之首鎮國公牛家傳到第三代的時候也就得了個伯爵,自己會對賈代善格外開恩,卻不是對兒子的左臂右膀賈赦照顧有加。

“眾卿以為呢?”

襲爵之事在朝堂上討論,不就是明擺著不想給高爵位了麼?就清積欠、查花名冊等等一樁樁一件件的,賈赦得罪了多少人啊?朝堂之上你一言我一語的,竟然比方才的西海沿子節度使之爭更為激烈。

有人說賈赦孝期護駕有功,破獲濟善堂一案亦有功,便是不給公爵,至少也該給個侯爵。

也有人說當年賈代善襲公爵乃是當時時間特殊,又是皇上格外開恩,才能平級襲爵。但是八公以下降等襲爵,乃是立國時候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現在榮國府傳至第三代,也應回歸舊例,賈赦當襲伯爵。

一代隻降一等,便是降等襲爵規則下第三代能襲的最高爵位了。至於更低的,連降幾等,便是賈赦的政敵都沒想過。若賈赦真是個紈絝也就罷了,人家可是功勞在身的。

班列中的賈赦、林如海倒沒在意這爵位之爭,兩人都隱隱察覺到賈赦並不在意這些。反而讓兩人感慨的是瞞下海貿生意的事,說不定將來出海定居,不再過問官場事還真是一條退路。

最終賈赦的爵位定在伯爵。

班列中的工部尚書宋安冷哼了一聲。他倒沒下場爭論這個,因為在宋安看來,賈赦襲爵降到伯爵乃是合理合法。作為一個平民入仕的人,宋安覺得若是祖上功績蔭庇後人太久,不但斷了平民百姓向上的通道,也不利於為國擇賢才,哪方麵看都不是好事。但是和其他襲伯爵的人比起來,賈赦此次確然是受了委屈。

定了爵位之後,便是等著折吉、頒旨,禮部上門加封。不過這些都需要時日,左右就是這幾日的事了。

賈敬和林如海回府之後,略說了一下今日朝堂事,賈赦聽了一耳朵,果然一臉意料之中的樣子。關於自己的爵位問題,賈赦雲淡風輕,提都沒提一句。有什麼好提的呢?原身還隻襲了一個一等將軍呢,自己襲了一個伯爵可比原身高了好幾等,但是賈赦還真不稀罕。

倒是關於西海沿子的事,賈赦到:“若我是司徒礡,便上一封奏折請就藩。奪嫡這趟渾水,有什麼好蹚的?況且若是留在京城,礡親王府毫無勝算。若是就藩,或有一二希望。”

賈敬道:“西海沿子苦寒之地,哪有中原繁華阜盛?別說本朝沒有就藩先例,便是有,便是司徒礡真是被逼得隻能就藩,估計也要搶江南、兩湖這等魚米之鄉;再不濟,蜀中亦是好地,誰會選西海沿子?再說,岩親王、硫親王相繼壞事之後,司徒礡也野心昭昭;現在又拿下西海沿子兵權,更增實力,他豈會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