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9 主動邀約(1 / 2)

從一開始,方雲墨就知道想要在毫無關係的情況下踏入娛樂圈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作為上輩子曾經在京城電影學院上了四年的學,而且也混過北漂的人來說,他深刻的知道,在踏入新世紀之後,幾乎所有在宣傳中強調‘在不經意間被星探發掘’的故事,到最後都被證明,那僅僅是一種宣傳手段……

僅此而已!

或許在演藝事業還不那麼發達,或者說是內地娛樂圈還處於粗劣模仿階段的時候,影視劇組或許的確曾經派出過星探,讓他們通過派發名片的方式來發掘有天賦或者說是有特點的年輕男女,但這顯然不是2002年的模式。

首先,國內的三大影視院校每年都會有畢業季的學生完成學業,離開學校。

這些人都經曆過足夠專業的訓練和課程,而能夠從全國數十萬藝考生中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進入學校,本身也就代表著他們的外形條件必然是過關的。

但即便如此,在這些人中能夠繼續從事演員這份職業的其實也並不是很多。

有人曾經做過統計。

在三大影視院校的畢業生中,以一年為周期,如果沒有接到自己心儀的工作,那麼改行的比例高達45%;

如果將這個周期擴展到兩年,那麼這個比例則會變成70%;

三年以後將隻有百分之十的人還會死撐著保持自己的夢想……

雖然這個調查隻包含了專業影視院校的學生,或許可能準確度不是那麼高,但不管怎麼比較,和通過廣告或者模特等行業起步,最後再進入影視圈的素人相比,受過專業科班訓練的這批人在各方麵都會顯示出更強的競爭力。

連他們都尚且如此,其他人的境況自然可想而知。

相較於廣告,MV,電視,電影各階層壁壘分明的好萊塢,華國其實還沒有形成這方麵的鄙視鏈條。

這也算是華國所特有的一種現象了。

雖然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在小屏幕上活躍在B格上比大銀幕終究還是輸了一籌,但在過往的曆史上,卻從來不缺乏某演員先在小屏幕上積累了足夠的人氣之後,然後再順利將其轉化為電影號召力的例子。

……更有甚者,很多演員雖然在大銀幕作品上從來沒有取得過成功,但卻也不影響他/她們朝著一線的行列邁進著……

當然,要是按照這種道路前進,估計若幹年後,方雲墨有可能會成為圈內一線明星中的一員,但卻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首屈一指的巨星’。

所以就目前來說,小屏幕其實還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起點。

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即便是這個“很有前途的起點”,方雲墨想要踏足進去,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好在現在才僅僅是2002年的2月底,理論上來說,大概要到4月下旬,《天龍八部》劇組才會開始就劇本改編事宜進行討論,五月初左右,籌備的消息才會大麵積的出現在媒體和公眾麵前,雖然不知道具體的選角工作會在什麼時候開始,但從常理來看,至少也要等劇本改編方向確定之後才會討論演員適配度的問題,所以對方雲墨來說,至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來留給他想辦法。

當然最關鍵的是,在這段時間,他不僅在演藝空間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而且也針對自己的目標有了針對性的想法和計劃。

而這一切的焦點便是想方設法和周小文扯上關係,至少也要讓對方知道有方雲墨這麼個人的存在。

……

周小文,如果不是演藝空間中的張繼忠版《天龍八部》演職員名單中多次出現這個名字,方雲墨真的幾乎把他給忽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