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傳媒的CEO王長天今年已經四十三歲了。
作為一個1988年畢業於複旦大學新聞係,前後曾經就職過政府機關,做過財經記者,並且因此而培養出敏銳商業嗅覺的人,王長天……乃至於光纖傳媒的一切都是始於1998年的一個關鍵性的決斷。
事實上,彼時的華國,娛樂產業的確是正處於發展的起速階段,各種大大小小的娛樂媒介頗多,但王長天卻另辟蹊徑,沒有跟著別人一窩蜂的衝進報刊雜誌這個當時看上去還是藍海的領域,而是選擇了電視娛樂節目這個載體。
事實證明,王長天賭對了。
娛樂行業最需要的是什麼?
推廣!傳播!
作為一個更新速度極快的行業,演員,歌手,乃至於導演……他們都需要一個足夠有能力和影響力的平台,可以迅速而全方位的把和這些人有關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傳播出去,誰的速度快誰占優勢!
而在王長天創業的1999年,他旗下的《中國娛樂報道》確實是最快的。
因為在僅僅半年時間裏,這檔節目就已經在全國六十多家電視台裏播出了。
從一個小小的私營電視製作公司到如今的光纖傳媒,王長天可謂是春風得意。
如果王長天這麼繼續下去,或許若幹年後,倒也未必有能夠與華藝兄弟爭鋒的光纖傳媒了。
在越來越多的接觸娛樂產業之後,尤其是當娛樂業的資源開始主動向光纖傳媒靠攏,很多演藝公司和經紀公司都找上門來的時候,王長天突然發現,貌似很多以前隻能想想的事情,自己其實也是有資本可以做做看的。
於是乎,在認真考慮之後,2006年年底,光纖傳媒定下了先發行,再投資,最後主導製片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再然後,李小萍便力排眾議,將光纖傳媒的發行首作確定為了《搜索》。
而就是這部上映前不被人看好的現實題材影片,卻硬生生走出了年度前十的黑馬相,這也著實讓王長天高興了一把。
在得知《搜索》上映一周,累積票房達到四千萬之後,王長天便馬上給李小萍的秘書留言,讓李小萍來辦公室找他,這既是對公司功臣的鼓勵,同時也打算向李小萍了解一下發行部門下一步的打算和計劃……
此時的王長天,同樣也還不知道方雲墨的新片《劍雨》已經找好了發行方的事情……
…………
沒過多久,李小萍帶著一臉視死如歸的神情,走進了王長天的辦公室。
“王總,您找我?”
“小萍來啦,坐吧,”王長天指了指地麵的椅子,示意李小萍坐下,“我今天找你來,主要是想和你談談關於方雲墨工作室的事情。”
“…………”
盡管已經有所心理準備,但李小萍還是有點驚訝。
據她所知,王長天這樣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和人說話,通常隻會出現在兩種時候——要不就是他心情很好,迫不及待的想要跟人分享一些讓人開心的事情。
再不然就是生氣到了極點,喜怒不形於色,半點廢話都不想聽的時候……
想想自己可能錯過了讓公司繼續躺著賺錢的機會,李小萍覺得,王長天現在這種態度可不見得是什麼好事。
職場上有句話:事情沒辦成有可能是能力有問題,但是如果事情沒辦成還不肯認錯,那就是態度問題了。
作為一個能夠坐上副總經理高位的職場女性,李小萍對於所謂的‘職場規則’自然是爛熟於心的,所以她馬上就做出了反應。
“王總,關於和方雲墨工作室合作發行的《搜索》,我正打算向您彙報……”
“這個你就不用說了,”王長天打斷了李小萍後麵的話,“這部片子我也看過了,雖然和最近的時事這麼契合肯定是個意外,但是本身的質量不差,有現在的成績也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等電影下片以後,我會根據你們發行部門的工作表現,對你們予以一定程度的獎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