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335 似曾相識的曆史(2 / 2)

三個星期之後,他才算是真正的把《風聲》這部電影給吃透了。

到這個時候,方雲墨才真正發現,這個劇本對於陳果富而言意味著什麼——這幾乎是陳果富加入華藝兄弟以來,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了。

首先在題材上,《風聲》就是一個相對來說接地氣的故事。

因為這是一個發生在1940年前後,汪偽政府下的故事。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日寇,漢奸,果黨,赤色力量相互之間犬牙交錯,所有人幾乎都是生活在一種朝不保夕的狀態之下。

即便是電影裏看似掌控全局,指揮一切的武田,其實也是個隻有三天時間就不得不被遣返回國的可憐蟲而已。

麥家的作品質量毋庸置疑,《暗算》在2005-2006年間,幾乎是橫掃國內各大電視台,贏得了一致好評,《風聲》作為他的大作,天然就容易吸引觀眾。

盡管陳果富從2004年開始就已經將自己的工作重心逐漸轉入兩岸三地華語電影的整合和開創,並且在2006年開始擔任華藝兄弟的電影總監製,但是相較於他過往二十多年的經曆來說,此時的陳果富其實是缺乏在內地市場環境下,執導商業電影經驗的。

尤其是《風聲》還是一部不能使用香江或者是寶島演員的電影。

原時空的時候,華藝兄弟雖然最終還是選擇了給陳果富一個機會,投資了《風聲》,但他們也同時找來了馮剛擔任監製,高群樹也成為了聯合導演之一。

這當然是華藝為了製衡和控製陳果富而設置的安全閥。

對於像陳果富這樣的香江、寶島導演來說,由於他們在曆史大背景設定上的天然弱勢,導致如果在拍攝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能夠控製住他們Y**望的製片人或者是監製,那麼他們就會很容易搞出像徐老怪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裏那樣出了洛陽城就是一片汪洋大海的奇葩事情來。

可以說,一旦在拍攝過程中,王氏兄弟要是發現陳果富有什麼幺蛾子,馮剛馬上就可以火線上陣,從監製變成導演。

盡管這種事情對於一家成熟的商業公司而言,隻不過是很正常的基本操作而已,但是作為原時空《風聲》這個項目的發起人和導演之一,方雲墨覺得彼時的陳果富,心裏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憋屈的。

那麼在現在這個時空,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嗎?

說老實話,很大概率是不會的……

作為一個已經親自領教過王氏兄弟為人處世方式的‘過來人’,方雲墨幾乎可以預見得到,陳果富如果還像是和原時空一樣拿著劇本去找王家兄弟的話,估計最後的結果也極有可能是和原時空一樣——明明去的時候自己才是項目的發起人,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劇組不僅多了一個監製淩駕於自己之上,而且還多了一個執行導演來跟自己分權……

光是想想就覺得心好累……

不過,方雲墨要的卻正是這個效果。

不讓陳果富體驗體驗王氏兄弟的不靠譜,怎麼可能挖得動華藝兄弟的牆角呢?

趁著《劍雨》開拍的間隙,方雲墨決定找個時間,好好和陳果富溝通溝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