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起來,寧昊現在給方雲墨看的這個版本,與他第一次初剪時的那個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
這也很正常。
劇本雖然大致內容沒什麼改變,但是拍攝剪輯的導演不一樣,會直接導致最後成片時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區別。
寧昊所剪輯的第一版《劍雨》就有這樣的問題。
這裏所說的問題並不是指時間長度高達兩個半小時這種東西,而是整體敘事結構上的問題。
在寧昊的初剪版本之中,或許是為了表現黑石組織各位成員的性格特征和身份,寧昊在初剪版中花了很大篇幅來展示和刻畫每個人的生活片段……
平心而論,這種手段本身沒有對錯的問題,但如果把它放在電影中,卻會產生是不是合適的問題。
很顯然,在《劍雨》這樣一部武俠動作電影中過多的展示配角們的日常生活就不是一件合適的事情。
《劍雨》主打的是江湖恩怨,刀光劍影,吸引觀眾們入場的是瀟灑帥氣的打鬥以及主要人物的命運悲歡,將太多篇幅放在次要角色身上,很容易讓觀眾們感覺到無聊……
而一部電影如果讓觀眾產生了‘看快進’的想法,那它離涼涼估計也就隻剩下一個起身走人的動作而已了。
而寧昊由於之前在《瘋狂的石頭》中已經把多線並進,環形敘事的剪輯手法給用熟了,雖然知道《劍雨》不是《瘋狂的石頭》,但在初剪時卻還是不由自主的將多線並進的方式給保留了下來。
這個問題其實陳果富在剪輯過程中也曾經和他提過,認為這種方式不符合成熟商業片快捷高效的節奏模式,可那時候的寧昊,正是滿腔手段等待著機會施展的時候,再加上陳果富那會又要在京城大連兩頭跑,還得顧著幫《風聲》劇組找各種亂七八糟的稀有道具,所以對於寧昊在初剪版裏的所作所為,陳果富雖然心知肚明,可還是由著他去了……
再然後,寧昊的初剪版所有的問題就被方雲墨給攔了下來。
理由和陳果富當時給他的意見基本上一樣……
到了這種事情,寧昊要是還堅持己見,那他就真是白混了。
這種東西不涉及創作理念,就是純粹從商業角度出發的考慮,寧昊卻反而沒了辦法。
人家是投資方,拍的又是商業片,一千多萬的錢真金白銀的砸了下去,想要多賣點票房,想要多賺點利潤,有錯麼?
別說方雲墨是寧昊的師弟,就算是放眼全世界,這種考量都是沒錯的。
於是乎,寧昊隻能認命的開始自己的精剪之路……
現在既然寧昊說已經完成了剪輯,又正好是方雲墨打算按照係統要求,從基礎開始學習導演的當口,他自然是要看看的了。
“那你先帶著剪輯好的樣片去……算了,你還是哪都別去了,”方雲墨稍微想了想,直接熄了讓寧昊帶著樣片到公司去的想法,“剪輯室應該有小型放映設備吧?你就在那等我,我馬上就過去!”
一個小時以後,方雲墨在剪輯室門口見到了寧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