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462 西行之路(2 / 2)

最關鍵的是,就算在這種事情上把錢花出去了,其他人也不會覺得華藝兄弟就真的贏了……

一家上市公司跟一個演員工作室比財力,贏了難道就很光彩麼?

嗬嗬噠……

被自家老哥修理了一頓之後,王仲雷也明白過來自己這事辦的蠢了點,為了不讓方雲墨在他麵前礙眼,這位老兄幹脆‘公報私仇’,直接讓方雲墨和陳果富帶著《風聲》的片花去瑞士了。

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就是在這裏舉行的。

作為全世界影響力僅次於戛納,威尼斯,柏林三大電影節的第四大電影節,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是瑞士舉辦的最早,同時也是這個國家規模最大的國際電影節,素有‘電影節中的王子’的美譽。

當然,對於國內的觀眾而言,瑞士洛迦諾電影節不管是從影響力還是知名度上來說,都遠不如歐洲的三大電影節,可問題是,誰叫方雲墨他們錯過時間了呢?

自從華藝兄弟運作《功夫之王》以後,也不知是不是嚐到了牆裏開花牆外香的甜頭,但凡是投資比較大的項目,華藝兄弟幾乎都會想辦法將其賣到海外去。

《風聲》作為整個華藝兄弟目前最大的項目,自然也不例外。

前麵說過,洛迦諾電影節雖然曆史悠久,但是知名度和影響力都不及以戛納為首的歐洲三大影展,所以本來這裏並沒有作為華藝的候選地點,可就在華藝緊鑼密鼓的準備前往歐洲賣片的時候,地震來了。

雖然京城的剪輯室沒有受到破壞,但是不管是新聞媒體還是報刊雜誌,網絡空間,到處都是和抗震救災有關的消息,人心惶惶之下,那還有幾個人有心情做事情的?

陳果富的確是盡忠職守,可他手下的人總還是有情緒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情況下,《風聲》的剪輯進度比預定時間足足晚了一個月……

原本剛好可以趕上戛納電影節的檔期,最後也隻能無奈的放棄了。

到了這個時候,華藝才赫然發現,《風聲》最好的賣片窗口已經錯過了。

戛納的時間是5月15號到28號;

柏林得等到2009年的1-2月份;

威尼斯倒是在八九月份,可那時候有可能跟京城奧運會撞車……

數來數去,七月初在瑞士小城洛迦諾舉辦的瑞士國際電影節算是個最好的平台了。

正好這時候王仲雷看方雲墨哪哪都不順眼,於是幹脆以配合宣傳為由,將他和導演陳果富給一腳踹到了瑞士。

什麼金豹、銀豹、銅豹之類的組委會獎項自然是沒報什麼希望的了,

對於方雲墨和陳果富來說,隻要能讓《風聲》的版權找到下家,他們倆就算是有功之臣了……

比較雞賊的是,華藝兄弟的辦事人員‘下意識’的忽略了瑞士當地通用語言有法語,德語,意大利語以及羅曼什語的事實,除了瑞士方麵的接待人員外,隻給方雲墨和陳果富配了兩個助理,然後就把他們倆送上了飛機……

對於華藝的這種行為,方雲墨從心底裏表示鄙視。

嗬嗬噠,你們估計是不知道什麼叫通用語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