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方雲墨算是和諾蘭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盜夢空間》這部電影裏的角色就已經可以任他挑選了。
有一件事方雲墨看得很清楚——諾蘭雖然看似對他友好,但在投資上億米元的電影麵前,那點交情壓根就不夠看的。
事實上,別說是朋友,就算是骨肉至親,在價值過億的滴哦暗影項目麵前,也很難有人能夠保持初心的。
在這種情況下,認清現實,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做符合自己地位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就拿《盜夢空間》來說,盡管在諾蘭的介紹下,方雲墨算是有資格能夠與喬納森·諾蘭一起撰寫劇本,但別忘了,《盜夢空間》的劇本大體框架之前已經是搭好了的,這就相當於在方雲墨參與之前,諾蘭兄弟已經基本上將房屋的大體框架設計完成了,方雲墨的加入最多隻能看做是在對房屋的外牆和內部裝飾進行整體提升而已。
如果他真的搞不清楚狀況,對原有劇本進行大刀闊斧的拆遷式修改,那麼隻要是智商在80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會想到最後是個什麼樣的結果了。
除此之外,方雲墨想要加入《盜夢空間》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身份。
別誤會,這裏所說的身份不是指東方麵孔或者是編劇兼職演員是否合乎規範的問題,而是他的演員身份在米國被不被認可的問題。
和華國不同,米國對於演員身份這種東西,是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認證’體係的。
簡單來說,也就是工會演員和非工會演員的區別。
米國的演員工會有規定,劇組雜誌使用演員工會成員時,最低時薪不得低於十米元,最低日薪不得低於一百二十米元,並且演員工會成員在電影上映後,將固定能夠從後續分成中拿到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這部分錢不會太多,但終究是有的,這也是工會成員繳納會費之後,所能夠享受到的福利保障之一。
對於一些預算有限,投資比較小的劇組而言,他們肯定更喜歡使用那些非工會成員的演員,畢竟這玩意就像是勞務市場一樣,家庭作坊式的小門麵肯定喜歡價格便宜的勞工。
但《盜夢空間》卻是完全另一種情況。
方雲墨雖然不記得《盜夢空間》是好萊塢哪家電影公司投資出品的,但他很清楚那必定是一筆上億米元的投資,而這樣的劇組,或許有可能選擇一位並非來自專業工會的幕後工作人員,卻不可能接受一位並非來自工會的演員。
原因很簡單——那樣會拉低整體電影的13格。
這裏麵的道理其實很容易理解。
在一家自詡旗下員工都屬於業內精英的公司裏突然混進去了一個大專生,即便這位大專生的能力可能遠超某些名牌大學生,但在對外宣傳的時候,這位大專生的存在還是無疑會讓業內的其他人有種看笑話的感覺。
方雲墨自然不想成為那個被人看笑話的大專生,所以他唯一的辦法便隻有加入演員工會。
為了這個,他還必須要單獨飛一趟米國。
當然,方雲墨是絕對不會告訴宗帥,劉亦霏現在就在洛杉磯的……
畢竟……辦理演員工會的入會手續,其實並不需要一個二把刀幫他引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