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宗帥看來,王師匆選擇方雲墨工作室的理由有些兒戲,但是這顯然是因為他和王師匆接觸時間太短,對於這個年輕人的了解還不夠的原因。
要是宗帥仔細觀察過旁邊季翔的表情就會發現,在王師匆說出他的名言的時候,季翔的臉上可是連一點驚訝的表情都木有的。
很明顯,對他來說,身邊的這個年輕人雖然是華國第一富二代,但是他在平時結交朋友的時候,真的就是秉承著這樣一種作風的……
既然確定了對方這番話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宗帥雖然還是有點適應不了王師匆的說話以及行事風格,但是這很顯然不會影響宗帥的專業水準。
“貴公司想要在娛樂產業大展拳腳,我們方雲墨工作室對這件事自然是抱著歡迎的態度的,隻是不知道貴公司對於如何發展,是否有一個大致的規劃呢?”
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領域,宗帥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慣有的笑容,“說實話,我們工作室雖然在電影產業也算得上是有些許成績,但是真要說到賺了多少多少錢,這個話題確實說起來有點不怎麼提的起來啊……”
雖然宗帥這時候的確是有點在哭窮訴苦的意思,但是嚴格說來,他還真不是完全的在討價還價。
因為華國的電影業內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這回事,著實是有點複雜。
首先,按照廣電最新的規則,一部電影的所有票房收入都會計入電子售票係統,而這些數據則會統一彙總到華國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裏,以這個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統一依據。
然而,在2008年之前,這個數據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因為很多三四線城市,甚至於一些比較偏遠的二線城市的少數電影院,他們上報數據的方式,居然都是手動填報。
即便是在N年後,互聯網早已覆蓋了影院的各個層級,那時候都依然有偷票房的事件發生,那麼在那種堪稱蠻荒時代的時候,壓根就沒人敢相信那些數據就是百分之百真實可靠的。
那麼在這種初始數據就漏洞百出的情況下,票房收入又是怎麼分配的呢?
首先,所有影片收入必須先繳納百分之三點三的特別營業稅,以及百分之五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在這種情況下,扣除了以上款項之後所剩餘的百分之九十一點七,才會被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在這些‘可分賬票房’裏,中影集團旗下的中影數字會提留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的發行代理費,各地電影院和大小院線則會提留百分之五十七作為自己的經營收入,而餘下的百分之四十才是製片方和發行方的錢。
通常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如果有一部分影片在同檔期的競爭中處於劣勢,但是他們又想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話,應該怎麼做呢?
簡單啊,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咯。
而這個返點的比例,一般都是製片方從自己手中再拿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所以,即便是按照一部電影很受歡迎,發行方收的發行費用很低,不用給院線額外分成的情況下,製片方最終拿到手中的錢也隻有1*(1-0.033-0.05)*40%*(1-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