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深夜入城,四處抓捕閹黨”這場戲是《繡春刀》的開篇鏡頭,用同一時間多線敘事,分別展示三兄弟不同的兵器以及人物性格。
盧劍星使的是斬馬刀,這種戰陣功夫風格大開大合,剛猛睥睨,所以他抓人的時候也像他的刀一樣,簡單直接,堂堂正正,帶著大隊人馬,亮明身份,在做好萬全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平推;
靳一川用的是雙短刀,這種兵器小巧綿密,需要貼近敵人才能發揮威力,所以靳一川玩得是智取,他和一位手下換了衣服,隱藏在幕後,趁人不備,突然發難,一舉拿下;
相比於其他兩位兄弟,方雲墨所飾演的沈煉則無疑是最像錦衣衛行事風格的一個。
他強橫,霸道,用自家衙門的聲勢和凶名震懾對方,等到對方心態崩了以後才開始有條不紊的做自己的事情;
毫無疑問,從三兄弟出場的拉風程度而言,沈煉毫無疑問是最顯眼的。
當然,這也本來就是這段戲份安排的目的所在——從電影的一開始,就把整部電影的基調定下來。
就像是《讓子彈飛》一樣,要從電影的第一分鍾就告訴所有觀眾,我們這是一部足夠燃,足夠真實,刀刀見血,拳拳到肉的電影。
從目前來看,至少這場戲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
今天這場戲在分組拍攝之前,很多人都以為情節相對簡單,場景和臨時演員調度也比較容易的吳晶或是羅進那邊應該會是結束得比較早的一方,結果沒想到方雲墨這邊雖然戲份最為複雜,群演的素質也最低,結果居然還是硬生生的靠著演員的精準表演,比其他幾個組都要先拍完。
最重要的鏡頭完成以後,李忠誌沒有休息多久,趁著劇組和演員的狀態都比較好,直接開始後麵的鏡頭……
莫得辦法,劇組是根據演員的檔期來安排鏡頭拍攝任務的,而這對於很多導演或者統籌來說都是件很要命的事情,因為你不能保證拍攝一定順利,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就要耽誤時間,那演員的檔期該怎麼辦?
大導演當然可以用自己的權威和人脈,逼著演員從一開始就把檔期留得比較充足,但沒有足夠地位的導演就隻能采用自己的土辦法——盡量趕進度唄。
等到收工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了三點,吳晶等人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劇組駐地會合的時候,方雲墨這才發現,除了自己這邊算是超出了當天的拍攝計劃之外,吳晶和羅進那兩組都隻是勉強完成。
說老實話,這種速度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想當初方雲墨和吳晶、李忠誌他們幾個編排拍攝計劃的時候,可是直接做好了前一個星期每天都完不成當天拍攝任務的準備。
新手導演,兩個以前從來沒有磨合過的團隊,再加上有可能出現的演員方麵的問題……
一個禮拜能磨合完成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沒想到,這才是開機的第三天,居然不僅有超出拍攝計劃的分組,而且另外兩組人馬居然也都完成得差不多……
簡直可喜可賀好不好。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從拍攝的第一天起,方雲墨就讓吳晶在當天的拍攝完成之後,叫上統籌、攝像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重要的幕後團隊成員,在屋子裏總結一下當天在工作中的得失,然後再規劃一下第二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