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訪談錄》……”
“什麼東西?”方雲墨差點沒閃了腰,“你說那檔節目叫什麼名字來著?”
“《楊蘭訪談錄》!”胡波從善如流,很快就再說了一遍。
方雲墨覺得有點看不懂了。
事情很明顯,胡波剛剛所說的這次專訪,人家絕對不是看上了墨雨傳媒最近有電影上映,跑過來蹭熱度的。
恰好相反,和《楊蘭訪談錄》相比,《夜·店》才是真正蹭熱度的那個。
現在的問題是,不管是楊蘭還是她的《楊蘭訪談錄》,和方雲墨還有墨雨傳媒都算得上是素昧平生,毫無交集,這次胡波到底是怎麼把這兩個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給拉到一起的?
方雲墨好奇了。
“老胡,沒想到你如此神通廣大,連《楊蘭訪談錄》的路子都能走得通……”
“……方總,雖然我內心深處對於能夠得到你的稱讚這件事很高興,但是我的良知讓我不能對你撒謊——這次的專訪,其實應該算是對方主動找的咱們……”
經過胡波的一番解釋,方雲墨這才明白,事情果然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作為國內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端的訪談類節目,《楊蘭訪談錄》的收視率其實一直都不怎麼高。
沒辦法,大多數喜歡看電視的人幾乎都是婆婆媽媽或者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男性,這些人久經社會考驗,早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三觀體係,而在華國大多數老百姓的心目當中,像《楊蘭訪談錄》這麼高端的訪談節目,給他們的印象基本上就是一個詞——端著!
普通老百姓接觸的是柴米油鹽,自然不會太關心文化,社會這類高大上的選題,所以《楊蘭訪談錄》的播出時間由一開始的周五黃金檔調到了晚間十點以後的深夜檔,後來又改為到魔都衛視播出,結果依然不見好轉,最後隻能淪落到在周日晚間播出。
……然而情況還是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到了這個時候,別管楊蘭早年間曾在國內具有強大影響力的電視台擔任電視欄目主持,以極具親和力的主持風格倍受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更別說她曾主持《正大綜藝》;曾被評選為“亞洲二十位社會與文化領袖”、“能推動中國前進、重塑華國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
反正就是一句話——有收視,怎麼都行,沒收視,誰也不行!
無奈之下,楊蘭果斷向現實低頭了。
你們不是說我的節目層次太高,普通觀眾看不懂也不喜歡看嗎?
沒問題,那我就把層次降下來!
我們來說說你們最喜歡的娛樂圈,可好?
你們不是說節目裏邀請的嘉賓受眾群體太窄了麼?
沒問題,那我就去邀請一些你們耳熟能詳的人來當嘉賓!
既然觀眾都喜歡看各式各樣的影視劇,那我就找一位娛樂圈的來做節目!
於是乎,楊蘭放眼整個娛樂圈,赫然發現既有觀眾緣,被很多人熟悉,又有不一樣背景,比如說曾經在國外生活,後來又毅然回國,並且曾經譜寫過奧運會開幕歌曲的方雲墨,完全就是一個百分之百合格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