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819 頂缸(1 / 2)

和鄧潮不一樣,黃小明是一個很有目標性的人。

從他的整個星路曆程來看,黃小明至少在戰略上是個很清楚自己定位的人。

從演技水平上來說,他絕對不是周訊,張子怡那種老天賞飯吃的類型,在帥哥美女多如牛毛的娛樂圈裏,黃小明最多也就是帥的程度,距離那種帥得讓人合不攏腿的程度不僅有差距,而且差距還不小,所以他在對自己有一個清醒認識的時候,也就定下了自己在圈內打拚的方法。

將勤補拙,拓寬人脈,多麵開花,齊頭並進。

原時空的黃小明除了積累資曆等著拿獎之外,投資,股票甚至是綜藝,慈善……他都幾乎是來者不拒。

有不少人吐槽他演技油膩浮誇,一味的隻知道用力過猛,出演的爛片之多,幾乎可以與劉德化並稱……

尤其是他們倆合作的那部《王牌逗王牌》,簡直堪稱爛片之王!

可問題是,別看其他人死命的罵,可等到大家開始用心捋一捋內地同年齡段的男演員戰績的時候,大家的下巴基本上都快掉地板上了……

原因很簡單,不知不覺之中,黃小明居然把金雞,百花,金鳳凰,華表……這些獎給拿了個遍……

和他同期的陳昆,鄧潮都還沒做到過同樣的事情呢!

當然,黃小明拿獎的作品不管是《中國合夥人》還是《烈火英雄》,在人物形象上都可以說是有一定程度的加成,但如果因此而忽視掉演員為了角色所付出的努力,那無疑也是不公平的。

馬修·麥康納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的《荒野求生》;

查理茲·塞隆的《女魔頭》;

這些外形條件出色的演員們想要得到專業評委的認可,不都還是走的自毀形象這麼一條路嗎?

國外演員為了角色自毀形象就是敬業,內地演員為了角色自毀形象就是為了拿獎?

就算是雙標也不是這麼玩的吧?

…………

扯遠了,說回到《中國合夥人》這邊。

說老實話,對於這次方雲墨所發過來的劇本,黃小明其實一開始也是有點想法的。

入行好歹也是有那麼多年頭了,黃小明基礎的閱讀劇本能力還是不缺的。

在拿到劇本之後沒多久,黃小明很快就看出在《中國合夥人》這個項目當中,人物刻畫最出彩,和他本人反差最大的顯然是非成冬青這個角色莫屬。

說句誇張點的話,黃小明甚至覺得:如果自己能夠很好的詮釋這個角色,最低限度一個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是穩穩當當的。

可惜……

還沒等黃小明高興多久,他很快就在成冬青的名字後麵看到了“已確定人選”這幾個大字。

哪怕是用腳指頭想想黃小明也知道,劇本這個地方所標注的“已確定人選”,唯一的可能隻會是方雲墨自己看上了這個角色。

一個享有一點點“特權”,能夠提前看到部分劇本和人物小傳的演員跟資方大佬搶角色?

黃小明覺得自己就算是腦殘到吃了三斤腦殘片也不至於幹出這種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