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有人問起來的時候,方雲墨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把所有的靈感全部都推說是源自於上世界八十年代初期的父母以及和他們年齡相仿的那一代人……
畢竟……那些掌握著獎項權限的評委們通常都會比較吃“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以及“從勞動者中來,到勞動者中去”這兩個亙古不變的套路……
而另一方麵,雖然貌似方雲墨剛剛所說的東西都是些題外話,但是淩超賢還是聽出來了不少東西。
方雲墨在拿出最終劇本之前,曾經對劇本裏的人物和相關背景,思想主旨等一係列內容斟酌了很久,而方雲墨在這個時候對著淩超賢說起這些東西,顯然並不是打算在他麵前炫耀自己到底經曆了多少辛苦才完成了這個劇本的。
很明顯,方雲墨是打算用這樣的潛台詞告訴淩超賢:“《中國合夥人》這個劇本我很看重,你拿到的劇本就已經是最終定稿的全部內容,盡管我剛剛提出了縮短拍攝周期的要求,但在這部電影最終的版本裏麵,我想要的那些內容……”
“一,個,都,不,能,少!”
話說回來,淩超賢之所以開口詢問,氣勢倒真的不是擔心不能按時完成方雲墨所交代的工作,他這麼做的主要原因隻是在了解到情況發生變化以後,習慣性的想要通過這種相互試探的方式,給自己爭取到最大的轉圜餘地罷了。
別以為淩超賢剛剛所做的事情在方雲墨的麵前就算是無用功了。
作為一個導演,尤其是一個已經在業內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的專業導演,在得知自己所負責的項目發生重大變動的情況下,能夠在短時間內想到剛才他所問的那些東西,根本就是他這個段位的導演所應該做出的常規反應。
換句話說,如果在剛才那個時候,淩超賢沒有提出那些問題,反而會讓方雲墨和宗帥看低了他的能力。
至於方雲墨所要求的時間限製……
說老實話,淩超賢還真的沒怎麼擔心過這回事。
作為一個合格的,經曆過香江電影黃金時代,並且在那之後能夠一直走到現在還沒有放棄改行的導演,淩超賢的身上多多少少還是繼承了不少那個年代的優良傳統的。
其中之一就是超高的拍攝速度。
想當年劉振偉能夠在二十七天之內就拍完《東成西就》這部惡搞的喜劇電影,甚至於中間還能抽出五天的時間開小差給李蓮傑寫出《方世玉》係列第一部的劇本……
王京在七天之內就能夠拍完一部賭片……
淩超賢雖然自認沒有那兩位大神的本事,但在五個月之內拍完《中國合夥人》這樣一部按照時間先後線性敘事的劇情片,從時間方麵來說,雖然不至於是綽綽有餘,但按時完成計劃這種事情,應該還是做得到的。
“方生,我現在就可以向您保證,隻要演員檔期到位,五個月之內,我一定能夠完成《中國合夥人》所有的拍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