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恩開始把事情說的玄而又玄的,可是,最後當海恩說出那個方法,蘇世富才知道,原來,海恩所說的方法就是找個托。
但是,海恩說的這個托還是和蘇世富概念裏的托不一樣,雖然按照海恩得說法,拍賣會上的托就是在叫價上幫著打掩護,但是這裏麵卻很有門道。
當然這個手段蘇世富是完全理解的,畢竟他們這種經常參加頂級拍賣會的人,為了拍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會耍一點手段。
托就是其中一種,但是,他們一般所用的方法是找三到四個托,以人數優勢去爭拍。
而海恩說的這個方法,蘇世富真是第一次聽說。
海恩說的方法隻需要一個托,這個托在其他人叫價時,會秒加價,而且加價的數目往往是那些人叫價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那麼這就給人一種這個人勢在必得的感覺,這樣一來,競拍者無形中在心理上就會形成一種認知,那就是無論自己怎麼出價,對方都會加價。
但是當委托者叫價時,托就會猶豫不定,那麼,這就會潛移默化的給參與競拍的人一種直觀感覺,委托者有更大概率獲得拍品。
一旦參與競拍的人形成這種認知,那麼基本不會在參與叫價。
而且這種方法的成功,還取決於拍賣會的一個限製因素,那就是,像蘇世富這樣的人參加的拍賣會,一般情況來說,每個人叫價的次數不會超過五次,這就涉及到身份地位了。
所以,當被別人秒壓價之後,大多數人就不會進行第二次叫價。
當然也不排除有非常想得到拍品的人會競價,但是,受次數限製,一旦競價次數用完,這些人也就失去了競拍資格。
而這時候,指定購買者外去叫價,自然就能輕鬆拿下拍品。
當海恩說完,蘇世富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說:“海恩賢侄啊,不得不說,你說的這個套路真的是令我眼前一亮,可是,有一個關鍵問題是,是賣東西的人想把東西賣給指定的人,那麼這個托如果是賣東西的人安排的,買東西的人難道不會發現問題嗎,他難道不會質疑,甚至放棄拍下那件藏品嗎!”
其實,鄭直男聽完海恩的說法就感覺哪裏不對,而蘇世富一說出這番話,他立馬恍然大悟。
可是,海恩後麵說出的話,卻讓兩個人後背發涼,海恩是這樣說的:“老蘇,所以說,這是一個局,這件事就拿咱們倆來舉個例子吧!”
然後海恩就給蘇世富舉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例子。
按照海恩的說法就是:如果他想在拍賣會坑人,就會先去找托,而按照海恩的說法,隻要他們想聯係上某個人,那就一定能聯係上,因為他們有手段。
對於海恩所說的手段,蘇世富是深信不疑的,昨天那兩杯酒真的是讓他記憶深刻。
那麼,道門中人先找好托,然後讓托去和目標交流,通常,道門中人安排的這種交流的結果是目標一定會認為托是真心實意想要與他合作。
那麼,這個托,會從目標那得到一些好處,然後,在拍賣會上,托在用提前說好的方法,幫目標拍下那件東西。
這樣一來,這個托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還能從目標那裏賺取一筆好處,而且,托的所做所為還不會受人懷疑。
因為局外人都會認為,是目標安排得托。
蘇世富和鄭直男聽到這裏不約而同的說:“這也太能算計了。”
海恩抽出一根煙續上後,抽了一口才說:“這就是道門中人的術。”
蘇世富連點頭帶搖頭的說:“女婿啊,我現在真想立馬把我名下所有產業過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