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隊中,上校和準將都可以擔任一艘戰艦的艦長職務。上校和準將之間的區別,無非就是權力的大小,戰艦的大小和福利的多少。
不過在艦隊中,有著一名武聖將軍做靠山的王遠,一點也不在乎這些。
王遠雖然是上校,但卻不想擔任艦隊中戰艦艦長的職務,畢竟他不是軍事專業出身,對戰爭中的戰略和戰術一竅不通。
聯邦軍部也考慮到了這些半路加入的超凡者,不懂軍事的窘境,因此超凡者在軍隊中,一般都是做為執行特種任務的尖刀小隊而存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超凡者在軍隊中失去了指揮戰艦的權利,但卻有了穿戴機甲的機會。
在聯邦星際開拓過程的初期,星球上惡劣的環境還有無法預知的危險,使得聯邦星際探索隊傷亡慘重。
那時候的聯邦還沒有發現比鄰星係的凱隆人,也沒有和天狼星係的天狼人發生戰爭。
所以當時的聯邦沒有殖體這一重要的武裝力量,來保護那些探索宇宙的先驅者。
不過在之後聯邦科學院的不懈努力中,外骨骼動力裝甲,首先研製了出來,裝備到了軍隊和星際探索隊中。
操控這種外骨骼動力裝甲的話,以普通人的體力,就可以使用。
不過這種五米高的單兵作戰裝備,天生笨重不靈活,對一些精細的操作難以適應,而且外形也非常的醜。
不過在外骨骼動力裝甲的基礎上,聯邦科學家們一點一點的完善改進,加之當時聯邦還曾經麵臨星空巨獸族群的威脅。
最後更加巨大,更加靈活,更容易操控的初代機甲就問世了。
初代機甲身高達十米以上,擬人形態,以微型可控氫核聚變反應堆,作為機甲的動力來源。
最重要的是,機甲中加載了人工神經元連接係統模塊,可以直接連接人體大腦神經,實現人和機甲在思維和動作上的同步共鳴。
不過這種大型機甲對人體素質要求過高,隻有超凡者的體質和精神力能夠承受,而且不是普通的超凡者,最起碼是達到第四等級武道家境界的超凡者才能夠操控自如。
等到聯邦與凱隆人建交後,聯邦科學家們學習了凱隆人的殖體技術,又將初代機甲一步步改進,現在的機甲已經是第五代機甲。
武者的武神機甲,異能者的天神機甲,基因改造戰士的主神機甲。
武道家駕駛的是武神機甲,武聖駕駛的也是武神機甲,武神駕駛的還是武神機甲。
同樣的a級異能者、s級異能者、ss級異能者也都是駕駛的天神機甲。
僅拿武神機甲舉例,王遠現在駕駛的是聯邦軍部配備給軍隊中,武道家以上的強者們所使用的製式武神機甲“奎木狼”號。
武神機甲泛指所有聯邦武道家、聯邦武聖和聯邦武神們駕駛的一切機甲。
又因為武者等級不同,機甲生產廠“神火重工集團”每生產出一係列的機甲,都會分別命名一個代號,以此用數據區分各台機甲的性能。
“奎木狼”取自華盟古代傳說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因與聯邦大敵天狼人的戰爭,神火重工集團才選擇了“奎木狼”這個機甲稱號。
而“奎木狼”號也是現在聯邦軍隊中,列裝最廣泛的一台機甲。